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3
《美国精神病人》完美诠释了 NPD连环X手 最真实的一面 这部影片几乎处处充满隐喻和暗示。 它之所以引发巨大争议,除了因为导演将多种精神障碍特质糅合到一个人身上之外, 还因为片中留下了大量模棱两可、未加解释的情节。 观众想要彻底读懂,几乎是不可能的, 也许这正是导演的刻意安排。 尤其在结尾,很多人都表示没看明白。 不是说无法理解大致的寓意, 而是影片内部充斥着大量相互矛盾的线索和情境。 当然有些电影本来就带着“虚无”的成分, 导演并不打算给观众一个确定答案。 因此我们也没必要过度解读其中的每一个细节。 对我个人来说,这部片最有价值的地方, 恰恰是在于它对精神障碍的刻画。 Bateman 的形象把这些障碍特征展现得近乎真实, 这让我们得以窥见,当这些心理问题投射到现实生活中时, 会呈现出怎样复杂、扭曲的面貌。整部影片的核心,始终贯穿着 自恋型人格障碍(也就是NPD)。 在此基础上,导演又巧妙地揉入了强迫症、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精神病态,甚至是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DID,多重人格)的元素。 男主的表演几乎是对《DSM-5》里自恋型人格障碍诊断标准的具象化呈现。 比如:男主对自我重要性的极度夸大,渴望别人觉得自己无比特殊; 幻想一切事物都必须属于自己,甚至名片都要比所有人更精美, 和失足妇女在一起时,也要不厌其烦地炫耀自己对文化和审美的“理解”; 还有令人难以忍受的傲慢与自吹自擂, 以及强烈的特权感——任何轻视都会让他怒不可遏。 如果你想直观了解真实的 NPD,这部片子里的表现几乎就是最接近现实的案例。 #烧脑悬疑 #推理 #犯罪心理 #美国精神病人 #好片推荐
00:00 / 35: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
00:00 / 03: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