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聊个神奇的商业现象——蜜雪冰城。这牌子在国内火就算了,居然在海外杀疯了!更绝的是,它家的粉丝硬核到让人目瞪口呆,连总统都成了“自来水”! 一、 危机公关?粉丝:让我来! 国内发生过这么个事:有人质疑蜜雪用隔夜柠檬。这要放别的品牌,公关部得连夜开会。可你猜怎么着?蜜雪还没说话,粉丝先炸了锅:“退一万步讲,蜜雪用隔夜柠檬,我们就没责任吗?你早点去买能隔夜吗?”“它家用真柠檬我都感动哭了!”好家伙,送命题硬是变成了送分题。 这背后藏着个人性真理:当品牌足够便宜、足够亲民,消费者会自动降低容错阈值。3块钱的柠檬水,喝出幸福感;5块钱的冰淇淋,吃出仪式感。这种“廉价快乐”让消费者产生了“自己人”心理,谁骂蜜雪,就是骂我这份小确幸! 二、 血洗海外:雪王出征,寸草不生 更绝的是,这套打法在海外照样通吃! · 印尼网友发明神梗:“如果一个地方空久了,就会长出蜜雪冰城” · 总统亲自玩梗,社媒发漫画“出租适合冰淇淋店铺” · 雪王在涩谷街头热舞、在新加坡商场倒立,甚至和本地玩偶“斗殴”被拍成爆款视频 为啥能火?数据说话:蜜雪在东南亚已有近5000家店,单印尼就有2600家。更重要的是精准本土化:马来西亚联名国民漫画《哥妹俩》、穆斯林国家全部申请清真认证、泼水节/斋月限定活动...就连主题曲都有6个语言版本! 三、 爆火背后的科学 哈佛商学院有个研究:病毒式传播=简单模板+情感共鸣+社交货币。蜜雪三样全占: 1. 简单模板:雪王形象0理解门槛 2. 情感共鸣:“廉价快乐”引发共情 3. 社交货币:玩梗能彰显幽默感 最绝的是定价策略:新加坡公交车费14元,蜜雪冰淇淋只要5元。这种“白菜价奢侈品”精准击中人性——人们不是爱便宜,是爱占便宜的感觉。 四、 真正的降维打击 蜜雪最狠的是:它卖的不是奶茶,是情绪价值。 当别家还在卷原料时,雪王已经成了社交符号。泰国人给晒黑的雪王P图、欧美网友喊“King Snow”、黑哥们魔性翻唱主题曲...这种去精英化的文化渗透,让品牌成了全民参与的狂欢。 思考题:为什么蜜雪能让不同文化的人主动玩梗? 答案藏在它的品牌哲学里——不装。当别的品牌还在强调“高级感”时,雪王大方承认:我就是来给你送快乐。这种真实,恰恰是互联网时代最稀缺的资源。 #蜜雪冰城 #铁粉 #蜜雪冰城主题曲 #蜜雪冰城甜蜜蜜 #蜜雪冰城饮品推荐
00:00 / 02: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9: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