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00:00 / 05: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4: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3
3天前
《徐州会战:铁血铸就的抗战丰碑》 文/若水李 1938年1月至5月,在中国江苏徐州及周边地区,一场关乎民族士气的大规模会战激烈上演,这就是抗日战争初期正面战场的关键一役——徐州会战。 会战之初,中国军队依托地形分兵阻击,滕县、临沂两地的战斗率先点燃烽火。说到滕县,就不得不提川军第122师师长王铭章。1938年3月14日起,他率不足万人的部队驻守滕县,面对装备精良、兵力数倍于己的日军,始终拒绝撤退。日军用坦克、重炮轰开城墙,守军就拿手榴弹、大刀拼杀,甚至组成“决死队”身绑炸药包冲向敌坦克。3月18日滕县陷落时,仅数十人突围,王铭章师长亲自冲锋中弹牺牲,全体将士用生命为台儿庄战役争取了3天宝贵的布防时间。 而临沂大捷中,第59军军长张自忠率部星夜驰援苦战的守军。他不顾日军炮火,亲自到前线督战,带领士兵与日军展开白刃战,最终成功击退日军,彻底打破了敌人南北夹击徐州的企图,成为会战的重要转折点。 随后的台儿庄战役,更是徐州会战的核心高光。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统筹指挥下,他摒弃派系成见,协调各路军队协同作战。1938年3月23日至4月7日,日军矶谷师团猛攻台儿庄,第31师池峰城部坚守城内,伤亡过半仍死战不退,甚至出现师长亲自抡大刀砍杀日军的壮烈场景。外围中国军队趁机对日军形成合围,内外夹击之下,最终歼灭日军万余人,缴获大量装备,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首次大规模胜利,狠狠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虽然最终因日军增兵合围,中国军队为避免被围歼主动撤离,徐州会战落下帷幕,但此战成功迟滞了日军进攻节奏,消耗了其有生力量,更掩护了大量物资与人员向后方转移,为后续武汉会战奠定基础。这一战,是中国军队“以空间换时间”战略的生动实践,更彰显了中华民族永不屈服的抗争精神,成为镌刻在抗战史上的铁血丰碑。#向英雄致敬 #徐州会战的意义 #抗战英雄 #勿忘国耻 #正能量
00:00 / 03: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8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