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0
00:00 / 04: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19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曼荼罗1月前
你相信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吗?量子力学领域的“多世界诠释”,是最早为平行宇宙提供理论支撑的框架之一。物理学家休·埃弗雷特提出,微观世界里粒子的“叠加态”并非在观测时“坍缩”为单一结果,而是会让整个宇宙“分裂”成多个平行版本。就像“薛定谔的猫”,在盒子打开前,猫处于“活与死的叠加”,而打开盒子的瞬间,宇宙并未选择“活”或“死”中的一种,而是分裂成两个独立的宇宙:一个宇宙里猫安然存活,另一个宇宙里猫不幸死亡。更奇妙的是,这种分裂贯穿宇宙演化的每一刻——小到电子自旋的方向、原子衰变的瞬间,大到你早餐选择喝茶还是咖啡、人生关键路口的每一次抉择,都会引发宇宙的分裂。每个分裂出的平行宇宙,都对应一条完整的历史线:从宇宙诞生到此刻,所有量子事件的选择都已“固定”,那个选择喝咖啡的“你”、选择另一条人生道路的“你”,都在各自的宇宙里真实生活,只是彼此被独立的时间线隔绝,永远无法感知对方的存在。 而超弦理论则为平行宇宙描绘了更宏大、更多元的图景。这个试图统一宏观引力与微观量子力的理论认为,宇宙本质是10维时空(9维空间+1维时间),其中6个额外维度蜷缩在极小的普朗克尺度里。不同平行宇宙的差异,正源于这些额外维度的“蜷缩方式”不同——这直接导致了每个宇宙的物理常数(如引力强度、光速)、基本粒子属性截然不同,也让超弦理论预言出约10^{500}个平行宇宙的庞大数量。 对生命而言,这一图景的意义尤为深刻。我们总觉得本宇宙的生命诞生是“幸运的偶然”:需要引力强度恰好能凝聚恒星,需要行星距离恒星不远不近以留存液态水,需要碳元素能形成复杂分子……但在10^{500}个平行宇宙中,“偶然”会变成“必然”——总有一些宇宙的物理条件,能孕育出与我们截然不同的生命:可能是不依赖碳元素的硅基生命,可能是能感知额外维度的“维度态生命”,甚至可能是无需实体、以能量为载体的生命形式。这不仅拓宽了生命存在的“概率空间”,更打破了我们对“生命本质”的固有认知:生命从不是只有一种形态,它的可能性,或许与平行宇宙的数量一样无穷。#平行宇宙#超弦理论 #量子叠加态 #生命无限可能 #生命 无限多
00:00 / 04: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