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2
00:00 / 02: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93
00:00 / 02: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1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64
00:00 / 03: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公元1367年,明太祖朱元璋出兵北伐蒙元,命宋濂起草檄文,檄文历数元朝统治之昏暴及人民流离之惨状,断定元朝已丧失天命,失去统治中国的资格;接着说明朱元璋乃是天命所归的新主,必将削平群雄、扫荡胡尘、一统华夏,因而在檄文中首次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成为朱元璋北伐的纲领。该檄文以“天命”为中心,同时兼带华夷之辨的民族主义,理直事明,气势磅礴,顺应民心,为明朝的建立奠定基础。该檄文的影响亦十分深远,其中“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亦演变为清末革命党的口号。 1912年2月15日,满清酋长宣统退位三天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亲自率领临时政府文武官员赴明孝陵,祭奠明太祖朱元璋。随同参加祭祀典礼的要员有参议院议长林森、外交部总长王宠惠、教育部总长蔡元培、陆军总长黄兴、海军总长黄钟瑛等。上午11时,孙中山等乘坐马车抵达明孝陵,随行军士数万人,通往享殿的甬道两侧排列着陆海军仪仗队和军乐队,享殿门前交叉悬挂着国旗和军旗,在祭祀仪式上,孙中山面对国务卿士文武将吏朗声宣读祭文,回顾了明太祖驱逐蒙古人,“惟我太祖奋起草野,攘除奸凶,光复旧物,十有二年,遂定大业”,推翻元朝统治,使华夏摆脱夷狄获得光复的丰功伟绩;又祭告近世“满清乘间,入据中夏”,“俊杰之士,飚发云起”,推翻满清建立中华民国的史迹,并将此视作明太祖业绩的承续,以告慰明太祖的在天之灵。孙中山拜谒明孝陵,首先是因为朱元璋领导的革命,成功地驱除了元朝的异族统治,恢复了汉族河山。而孙中山推翻满清异族统治与此有相似性。其次,在满清异族统治的二百六十多年中,许多反清志士都把明孝陵视作汉族同胞民族独立精神的象征,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洪秀全就曾率文武百官晋谒明孝陵。拜谒明孝陵是宣扬民族独立之精神。其三,孙中山从创立兴中会, 提出“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到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 乃至发动武装起义, 矛头始终对准满清王朝。直至“武汉首义,天人合同,四方响风,海隅景从”,“虏廷震惧,莫知所为,奉兹大柄,还我国人,五大民族,一体无猜”,终于实现清帝退位、国家统一、恢复中华的夙愿,以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身份,国父孙中山先生亲率文武告祭明太祖,就是在告诉世人,中国汉人复国了,就像明太祖赶走蒙古人建立明朝一样,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击败满人也是要“恢复中华”。这也是明太祖朱元璋留给后世最大的精神财富! #明高帝 #孙中山 @DOU+小助手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710
00:00 / 02: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2: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19: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