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懂了那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我最近重读《思考致富》,发现一个惊人真相: 这本书教会了全球上亿人致富方法 但为什么大多数人还是穷人? 答案让人震惊: 因为他们只是"知道",而不是"相信" 举个简单例子: 你知道熬夜伤身,但你真的相信它会摧毁你的健康吗? 真正相信的人,十一点前一定睡觉! 那么问题来了: 怎么才能从"知道"变成"相信"? 先问问自己:你为什么想要有钱? "想换台好车" "带家人旅游" 然后呢?没然后了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99%的人对财富的想象,就停留在消费层面 这哪叫欲望?这顶多算冲动! 那什么才是真正的欲望? 是那种燃烧的执念! 是早上叫醒你的不是闹钟,是野心 晚上让你失眠的不是焦虑,是兴奋! 怎么培养这种执念? 想想你暗恋一个人的时候 是不是整天想着对方? 想到坐立不安,想到彻夜难眠? 对!就要用这种劲儿来追求财富 不断想象拥有财富后的具体画面 想到连你的身体都相信了 不信?你现在想象面前有盘红烧肉 是不是开始咽口水了? 肉是假的,但口水是真的! 你的潜意识分不清想象和现实 听说过日本销售天王原一平吗? 他每天对着镜子大喊:"我是最棒的销售!" 连续坚持了整整十五年 从穷小子变成了保险界传奇 他用的是同样的销售技巧 凭什么成功?就因为他真的信了! 那咱们普通人该怎么建立这种信念? 记住这六步: 第一,找到让你心跳加速的"为什么" 别说什么"实现财务自由" 要具体到"让父母早日退休" "给孩子更好的成长环境" "让曾经离开你的人后悔莫及" 第二,把你的"为什么"变成具体数字 比如:父母养老金80万+ 孩子教育金120万 + 改善住房150万 = 350万 白纸黑字写下来! 第三,倒推你的价值 问问自己:谁会愿意为我支付这350万? 是一个人付?还是5000个人每人付700? 第四,设定最后期限 就定在明年12月31日晚上12点 越具体,大脑越当真! 第五,立即行动 不要等"准备好了" 现在就去研究市场、联系第一个人脉 让梦想在现实中留下痕迹 第六,每天早晚预演成功 把目标在脑海里可视化 雷军当年创业时,每天对着墙壁说"要做出世界级的产品" 现在小米真的做到了 说实话: 这个视频如果有1万人看 9800人会划走 199人会看完 只有1个人会真正行动
00:00 / 04: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懂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小时候,我以为世界只有县城那么大,后来才知道,地球在宇宙中不过是一粒星球。 那宇宙到底是什么?世界又是什么?那些问题,曾一度悬在心里,没有答案。 于是我开始读书。我想,也许书里藏着生活的谜底。渐渐地,阅读不再是寻找答案的工具,而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直到遇见《认知觉醒》,书里说:“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距,就是认知。” 我们一生都活在自己的认知半径里,认知之外的真相,哪怕近在眼前,也视而不见。就像在乌鸦的世界里,天鹅的存在本身便是一种错——只因它不是黑色。 🖤 可我不想只做一只乌鸦。我想看见,黑白之外,还有整片天空的颜色。 然而,读得愈多,我却发现:面对日常琐事尚能从容,一旦遇上真正的困境,那个固执、嘴硬、害怕失败的自己,还是会下意识地缩回舒适区里。 我忍不住问自己:“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懂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于是我重新翻开《认知觉醒》。它对我而言,像一本随身的词典,困惑时打开,总能找到回应。书中写道:“因为我们只积累了知识,却没有真正觉醒。” 那怎样才能觉醒?书中说:“用元认知观察自己,在舒适区边缘持续试探,去追求知行合一。” 那一刻我才恍然明白黑塞那句话的深意:“鸟要挣脱出壳,蛋就是全世界。” 蛋壳,是庇护,也是牢笼。打破它,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方法和日复一日的践行。 真正的认知提升,不在于读了多少书,而在于困难袭来时,你能调用多少智慧;不是懂得多少道理,而是在人生关键的岔路口,你敢不敢做出不同于以往的选择。 壳,终究会破。鸟,终究要飞。世界的辽阔,值得每一次疼痛的挣脱。 人生最终的认知,是认清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热爱什么,以及如何一步步靠近它。只有这样,才能把人生,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就像井底之蛙虽未见过大海,却仍可以怀有对远方的盼望。而一旦有了盼望,一切,便都有了可能。#读书 #阅读 #每日分享 #学习 #成长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