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7: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
00:00 / 04: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0
萱莮6天前
#修行體悟 《金刚经》早以“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的智慧点破:世间所言的“开悟”,亦复如是——它本是描摹心性觉醒的假名,若执着于“必须如何言说、如何表现才算开悟”,便落入了“于觉有证”的执相陷阱,正如经中所诫“若于法有得、于觉有证,即是执相,能所未除”。 佛陀曾感叹“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你能在情绪生起时,忽然觉醒“我在烦躁”,能以观察者的视角抽离情绪,这正是妄想暂歇、本具智慧初显的微光。这份觉察或许不是究竟圆满的觉悟,却是斩断习气链条的开端,是从“迷”向“觉”迈出的关键一步。 不必纠结于“是否开悟”的评判,只需记取《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教诲:不执着于“开悟”的名相标签,也不执着于“我已觉察”的境界,只是让这份清醒的觉照自然延续。当情绪翻涌时,知是习气流动而非真实的“我”;当他人评判时,明是对方执相而非“觉”的本身。 正如经中所言“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些所谓的“开悟标准”本是渡河之舟,若执舟不放,反而难登彼岸。守护好心中那点“觉”的微光,不向外求他人的认可,只向内照见本心的清明,便契合了“不入本心,学法无益”的真谛——这,远比追逐“开悟”的幻影更接近觉醒的本质。
00:00 / 02: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1: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