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4
00:00 / 05: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01: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王安石最经典的一首怀古诗,雄浑苍凉,被誉“两宋名家皆不可及” 王安石在罢相后退居江宁,那个时候朝廷虽然太平无事,实际上却暗藏危机,这样一来更让王安石忧心。在登金陵高处之时,看着眼前的壮丽景色,不由自主的想到历史上的兴衰变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王安石写了一首《 桂枝香•金陵怀古》,他借古讽今,感慨当时北宋朝廷。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诗词大意: 登高望远,正是古都金陵的晚秋时节,天气刚刚萧索起来。 千里澄澈的长江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峭拔如同一束束的箭镞。 来来去去的船只在夕阳里航行,背着西风,酒旗斜立着。 彩绘的小船出没在淡云间,江中小洲上的白鹭飞起,这美好的景色是难以描摹的。 回想往昔的岁月,达官贵人们竞相仿效追逐着豪华富贵。 不禁感叹朱雀门外阁楼,六朝国主一个个相继败亡。 千古以来多少人在这里凭高面对此景,没有人不对历代荣辱嗟叹兴亡。 六朝的旧事随水而逝,只有寒冷的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 时至今日,歌妓们依然不知亡国恨,还时时唱那首《后庭》曲。 全词分上下两片,上片写登临金陵之所见,下片写在金陵之所想,今昔对比,虚实结合,对历史和现实发出了深沉的感慨。不仅是一首描绘金陵秋日美景的佳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历史哲理和批判意识的怀古诗篇。警醒我们珍惜当下、奋发向前。在当今社会,我们同样需要像王安石一样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不断反思历史、汲取教训,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走向未来。#知识点亮她 #看见音乐计划
00:00 / 02: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
00:00 / 04: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8: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3
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24
王安石一首禅境诗,静谧的人生哲理,让内心烦闷的你人超然物外 北宋熙宁九年,王安石变法失败,二次被罢相,他辞去官职退居金陵,登钟山游览时,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钟山即事》诗。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这是一首幽静婉约的禅境诗,抒写了诗人晚年退居钟山,脱离俗事困扰,追求恬淡清净的生活状态,同时也隐含着作者内心难以掩盖的烦闷心情。 诗歌大意:山涧中的流水,静悄悄的,绕着竹林流淌。竹林西畔,那繁花绿草,柔软的枝条在春风中摇晃。我坐在茅屋檐下,整天看着这明媚的春光;夕阳西下,耳边听不到一声鸟鸣,山中显得格外的静寂幽旷。 这首诗以极简笔触勾勒出自然美景,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诗人通过消解日常经验中的声音符号,引导读者进入纯粹的精神场域,在空寂中触摸永恒,于无声处听惊雷,完成对生命本质的诗意诠释。 在这无声的钟山深处,王安石用笔墨筑起一座精神的孤峰。当世俗的喧嚣在山外翻涌,诗人却以静制动,将半生跌宕化作竹影间的斑驳流光。 那些未鸣的鸟雀、不语的涧水,终在时光的褶皱里酿成生命的醇酒——表面的寂寥下,藏着对喧嚣的轻蔑、对永恒的叩问,以及一个灵魂在彻悟后的清冽回响。#国学文化 #人生哲理感悟 #开悟人生 #中华文化 #古人的智慧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