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苍南县桥墩镇矴步头。“鱼鳞砌就无呼渡、雁齿排来不回津。”这是谢氏先祖刻在桥墩镇矴步头村老街与矴步接壤处的碑文两侧的对联、虽历经百年风雨剥蚀,但字迹清晰可辨。古宅宽大,矴步很步“鱼鳞砌就无呼渡、雁齿排来不回津。”这是谢氏先祖刻在桥墩镇矴步头村老街与矴步接壤处的碑文两侧的对联、虽历经百年风雨剥蚀,但字迹清晰可辨。古宅宽大,矴步很长,矴步烟雨,景色迷人;矴步诗文,耐人寻味。青山环抱、林壑优美,树木苍郁,更有碧绿的莒水溪,清水溪和南岙溪,三水合源归一湖,潺湲东流;古老的村庄次第坐落在三条溪流之畔,由鳌头、清水、双汇、三源四座大桥相连一真是别具一格的山村风貌。矴步头,古称顶鳌头,三水合源,穿山涧,经灵溪,蜿蜒百里,汇聚鳌江,即为鳌江之源头。因地属鼎、平、泰三县通衢,早在清乾隆年间便开始逐步繁荣,莒水大溪两岸街道逐渐形成,成为远近农、林、副产品贸易、运输的商埠。至清同治壬中年(1872),为方便行人的南北往来,矴步头乡贤谢汝时董其事、由谢广昌恭、信、惠、宽、敏五房,即六世祖谢传职五兄弟合资独建。矴步齿是用两块长条石组合而成,嵌入大溪石坝之中,每齿侧又紧挨小条石,既可作护墩,又可供单人行走、并作为挑担、扛杉、扛竹往来避路之用。矴步风风雨雨走过了100多年。1990年,由谢姓族人孔钜、崇厚等为首事,按古钉步走向兴建了三孔石拱大桥,取名“鳌头大桥”,长90米、宽5米,高6米,耗资15万元人民币、从此大溪变通途。走进山村,使人欣慰的是这里的古宅、老街尚保存完好、村人傍溪设街,依街而居。据村民介绍,自清嘉庆年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矴步头市场繁荣,商旅众多,店铺鳞次栉比、村民纷纷在老街上开设了客栈、饭店、茶叶、烟叶、木炭、瓷器、竹木交易等店铺,成为繁华的农村小街道。据说当时莒溪人要办事都必须到矴步头购货,也纷纷到这里经商开店。后由谢茂开、谢孔熙等为首事兴建的新矴步,长90米,共145齿、宛若一条长链,连接莒水大溪的西南与东北、再现山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令人拍手叫好。老榉树依然如故。在老榉树与古碑之间。俯视大溪,一群青年男女和小孩正在游泳和嬉耍,尽情地享受大自然赐予的快乐;至于鲜嫩的竹笋,山间机灵的野兔,大溪里活蹦的鱼虾、更是山村献给他们的美味佳肴,成为矴步头农家乐酒家的地方特色菜。祝愿矴步头越来越好!🌹#山青水秀好地方 #最美乡村风景
00:00 / 0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
00:00 / 02: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05
00:00 / 06: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