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
00:00 / 02: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
中国机器人25年的逆袭之路 从替代到登场,中国机器人抢占主角位|“十四五”规划收官 第一财经 2025-09-29 16:08 多年前,中国工厂中的机器人大多来自外资品牌,多年后,在硅谷的实验室里,来自中国的人形机器人正被用作科研主力设备。 中国的机器人,正在悄然改写属于它的时间线。 2023年,“十四五”规划实施的第三年,中国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首次在销量口径上超过外资品牌。与此同时,国产机器人不再只是出现在国内车间与仓库,还出现在消防巡检、科研教育、商演导览等更为丰富的场景当中。从实用性到影响力的跃迁,标志着中国机器人产业已从跟跑迈入并跑。 这一跃迁背后,是政策引导、产业升级、供应链效率与制造业纵深共同推动的系统性机会。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中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在这一愿景推动下,众多具备交叉技术能力的入局者正加速涌入,制造业基础与供应链优势不断释放红利。 在制造范式变革与新技术浪潮叠加的窗口期,站在下一个五年的开端,机器人产业正从单点技术突破转向系统集成创新,迈向融合算法、硬件、数据与场景的生态协同新阶段。 跨过临界点,国产机器人“反超” 博士毕业后,张建政便投身于工业制造领域。回忆起十多年前初入汽车、半导体等工厂调研时的情景,他印象深刻:“那时候大工厂里几乎清一色是‘四大家族’(即ABB、发那科、库卡和安川电机)的机器人,国内的品牌比较少。” 多年后,张建政已成为上海飒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这家落户于上海市闵行区“大零号湾”的机器人企业,正是近年来国产机器人加快崛起的缩影。“传统机器人多为固定部署,协作机器人与移动机器人功能割裂,难以适应灵活多变的产线布局和快速切换的生产需求。”如今,随着小批量、定制化、高自动化的生产模式兴起,工业机器人正从过去的单一执行向“智能化、柔性化、数字化”加速演进。 这也为像飒智智能这样的新兴国产企业带来了突破口。张建政说,中国拥有完整的制造业体系,覆盖上中下游的产业链基础完备,再叠加新能源、光伏、医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为工业机器人技术迭代和规模化落地提供了天然的“试验田”和“加速器”。#科技创新 #机械制造 #非标自动化 #中国科技崛起 #中国工业
00:00 / 02: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1
00:00 / 08: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9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7
00:00 / 03: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7
00:00 / 04: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6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