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以判词、判曲形式暗示主要人物命运与贾府兴衰。 1. 金陵十二钗判词:预演黛玉(“玉带林中挂”)、宝钗(“金簪雪里埋”)等女性悲剧结局。 2. 《红楼梦》判曲:如《终身误》《枉凝眉》点明宝黛钗情感纠葛,《飞鸟各投林》预示家族“树倒猢狲散”。 《终身误》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作的一首曲子,出自《红楼梦》第五回。 内容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赏析 曲子以宝玉的自诉口吻,讲述自己与宝钗感情始终不能融洽的不幸婚姻,抒发对黛玉的怀念和眷恋之情。“金玉良姻”指宝玉与宝钗的婚姻,是符合封建秩序和家族利益的包办婚姻;“木石前盟”是宝玉和黛玉基于前世之盟的自由恋爱。通过对比,表现出宝玉对封建包办婚姻的强烈不满,也反映了封建婚姻制度下,情感被世俗利益扭曲的悲剧。 《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3. 警幻仙姑:受宁荣二公之托,以“情”点化宝玉,引其“改悟”。 中心思想: 通过虚幻场景揭示封建家族必然衰败的命运,以及青春、爱情在封建礼教下的毁灭,奠定全书“悲金悼玉”的悲剧基调。 #红楼梦 #红楼梦第五回
00:00 / 02: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28: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2: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3: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
00:00 / 04: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