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重山9月前
血战昆仑关 “钢军”对“钢军”的战役,是抗日战争的大型战役之一,是桂南会战国民革命军投入战力最强规模部队的一场战役,主要地点位于中国广西战略要点昆仑关。 1939年11月24日,日军第五师团第21旅团北犯桂南要隘昆仑关。 1939年12月18日,国民革命军第5军对昆仑关日军发起攻击。郑洞国荣誉第一师与日军展开白刃战,首先占领仙女山。当晚,各部乘胜夜袭,相继占领老毛岭、万福村、441等高地,最后攻占昆仑关。 19日午后,日军在飞机的掩护下进行反扑,双方展开反复争夺。 27日,为昆仑关争夺战最激烈之一日,双方伤亡甚重。 30日,中国增援部队相继攻占同兴、界首及其东南各高地,打破日军昆仑关防线。 31日拂晓,杜聿明指挥所推进至大坟岭,中国军队向日军猛攻。至8时,第159师占领653西南高地;11时,新编第22师攻入昆仑关。31日,日军被迫向九塘方面退却。至此,昆仑关战役以中国军队的胜利宣告结束。 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攻坚战的重大胜利。中国军队共毙伤日军8100余人,击毙日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 “帝国皇军第五师团第21旅团,之所以在日俄战争中获得了‘钢军’的称号,那是因为我的顽强战胜了俄国人的顽强。但是,在昆仑关,我应该承认,我遇到了一支比俄国更强的军队。”——日军第五师团第21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临死前的日记。
00:00 / 05: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52
#走在江西 #江西彭泽#马垱要塞#武汉会战#棉船岛 马当矶位于江西彭泽县城东北约15公里的长江上,隔棉船岛与安徽省的望江县相望,马当矶临江的水道最窄处不到500米,是天堑要隘。清道光年间就建有防守炮台,1912年,孙中山先生登马当炮台视察,题下了“中流砥柱”四个大字,刻于矶头处。 武汉会战中,为阻止日军沿江西进,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从1937年10月起,用了9个月的时间构筑马当防线,为此成立了长江阻塞设计监督委员会专门负责工程的设计和监督。 马当防线是一个防御体系,由马当要塞,水下阻塞工程、水中布雷三部分构成,在马当山上设有三级炮台,由马垱山上的炮台提供远程火力封锁江面,同时在马当山以东10公里的战线上布置香山、长山和马当三级防御工事。 马垱阻塞工程最重要的是水下阻塞工程,沉大型轮船几十艘,大小木帆船百艘,分层设障,投放乱石并用铁锚固定,用铅丝编织成网,同时在马垱山的上下游布雷1500多个,在江心建成了一条拦河坝式的阻塞线。 1938 年 6 月中旬,日军尝试从江面扫雷进军未见成效,故采取迂回战术由陆地登陆攻击马当要塞后方,在日军的水陆空三路夹击下,马当防线于6月24日失守。 马当防线阻塞工程量及耗资巨大,当时的江西举全省之力投入,动用彭泽周边十余县市劳力达10万人次,国人以为至少可抵抗1个月的马垱防线只用了3天就失守了。主要是要塞指挥官陆军第十六军军长李韫珩玩忽职守,将守备部队的中下级军官调离前线,导致守军队伍一触即溃;其次是兵力部署与指挥混乱,负责增援的167师绕行山路延误3天,援军的缺失使守军孤立无援;更重要的是敌我力量的悬殊,此时中国军队已无水上舰船,即使是安装在炮台上的也是从海军舰上拆下来的八门海炮,由于底座固定不可移动,在战斗中无法发挥作用,加之战斗中,日军使用毒气,增加了守军的伤亡,以上都是导致防线急速崩溃的原因。 马当防线失守后,长江门户大开。
00:00 / 02: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5
00:00 / 02: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0
00:00 / 03: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