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诺1月前
#飞流直下三千尺: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 苏轼对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给予了极高评价。 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游庐山,看到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徐凝的《庐山瀑布》后,作《戏徐凝瀑布诗》道:“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为徐凝洗恶诗。”他将李白诗推崇为歌咏庐山瀑布的至高典范,称只有李白(谪仙)的诗篇最能与庐山瀑布相配,认为其是千古绝唱,体现了对李白诗境的绝对认可。同时,苏轼通过贬低徐凝的诗,进一步突出了李白诗的卓越不凡。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仅二十八字,便将庐山瀑布的雄奇与灵动,刻进了中国人的文化记忆里。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李白以“诗仙”的想象力,打破了现实与浪漫的边界。开篇“日照香炉生紫烟”,并非单纯写景,而是用山上缭绕的紫色云雾,为瀑布铺垫出仙境般的背景,让读者未见瀑布,先入其境。 “遥看瀑布挂前川”一句,一个“挂”字堪称神来之笔。它将动态的水流,瞬间化为一幅静止的画卷,既写出了瀑布垂直而下的形态,又赋予了画面以静谧的美感,仿佛那奔腾的水,是被大自然随手悬挂在山川间的银帘。 最精彩的当属后两句。“飞流直下三千尺”,以夸张的数字,极写瀑布的落差与气势,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水流奔腾而下的磅礴力量。而“疑是银河落九天”,则将想象推向极致——诗人仰望瀑布,竟怀疑那不是人间的流水,而是九天之上的银河倾泻而下。这一“疑”,不仅写出了瀑布的壮阔,更注入了李白独有的浪漫与豪情。 千百年来,庐山瀑布未曾改变,而李白的诗句,让这自然之景有了文化的温度。每当人们读到这首诗,眼前便会浮现那飞流直下的壮阔,心中也会涌起与诗人同款的,对天地之美的惊叹与向往。
00:00 / 0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1: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4: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2
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00:00 / 02: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