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8
00:00 / 16: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6: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88
00:00 / 01: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古诗文·琴赋·嵇康·魏晋 琴赋 嵇康〔魏晋〕   余少好音声,长而玩之。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厌,而此不倦。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是故复之而不足,则吟咏以肆志;吟咏之不足,则寄言以广意。然八音之器,歌舞之象,历世才士,并为之赋颂。其体制风流,莫不相袭。称其才干,则以危苦为上;赋其声音,则以悲哀为主;美其感化,则以垂涕为贵。丽则丽矣,然未尽其理也。推其所由,似原不解音声;览其旨zhǐ趣,亦未达礼乐之情也。众器之中,琴德最优。故缀zhuì叙所怀,以为之赋。   其辞曰:   惟椅yī梧之所生兮,托峻岳之崇冈。披重壤以dàn诞载兮,参辰极而高骧xiāng。含天地之醇和兮,吸日月之休光。郁纷纭以独茂兮。飞英蕤ruí于昊苍。夕纳景于虞渊兮,旦晞干于九阳。经千载以待价兮,寂神跱zhì而永康。且其山川形势,则盘纡yū隐深,磪cuī嵬wéi岑cén嵓yán。亘gèn岭巉chán岩,岞zuò崿è岖qū崟yín。丹崖崄xiǎn巇xī,青壁万寻。若乃重巘xī增起,偃yǎn蹇jiǎn云覆。邈隆崇以极壮,崛jué巍wēi巍而特秀。蒸灵液以播云,据神渊而吐溜。尔乃颠波奔突,狂赴争流。触岩抵隈wēi,郁怒彪休。汹涌腾薄,奋沫扬涛。瀄zhì汩gǔ澎湃,蜿wān蟺shàn相纠。放肆大川,济乎中州。安回徐迈,寂尔长浮。澹dàn乎洋洋,萦yíng抱山丘。详观其区土之所产毓yù,奥宇之所宝殖,珍怪琅láng玕gān,瑶瑾jǐn翕xī 赩xì,丛集累积,奂huàn衍于其侧。若乃春兰被其东,沙棠殖其西。涓子宅其阳,玉醴lǐ涌其前。玄云荫yīn其上,翔鸾集其巅diān。清露润其肤,惠风流其间。竦肃肃以静谧,密微微其清闲。夫所以经营其左右者,固以自然神丽,而足思愿爱乐矣。   于是遁dùn世之士,荣期绮qǐ 季之chóu畴,乃相与登飞梁,越幽壑,援琼枝,陟zhì峻jùn崿è,以游乎其下。周旋永望,邈若凌飞,邪睨nì昆仑,俯阚kàn海湄méi。指苍梧之迢tiáo递dì ,临回江之威夷。悟时俗之多累,仰箕jī山之余辉。羡xiàn斯岳之弘hóng敞chǎng,心慷慨以忘归。情舒放而远览,接轩辕之遗音。慕老童于騩guī隅yú,钦泰容之高吟。顾兹梧而兴虑,思假物以托心。乃斫zhuó孙枝,准量所任。至人摅shū思,制为雅琴。乃使离子督墨,匠石奋斤,夔kuí襄xiāng荐法,般倕chuí骋chěng神。锼
00:00 / 08: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4
00:00 / 18: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56
《道德经》第十三章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修行 #共勉之 #反思 #和光同尘 #道德经 核心思想 老子通过“宠辱若惊”与“贵大患若身”的辩证关系,揭示人应超越外在荣辱、重视生命本真的哲学思想,并提出“以身为天下”的治国观,即只有珍视生命、超脱私欲的人,才能承担治理天下的责任。 宠辱若惊 得宠与受辱都会让人惶恐不安,根源在于将外在评价凌驾于内在价值之上。 宠辱本质是“身外虚名”,得宠者因依附他人而卑微,失宠则失去安全感,两者皆因执着于外物而失本真。 贵大患若身 人因有身体而患得患失(如名利、生死),但若过度执着身体欲望,反而招致祸患。 “无身”并非否定生命,而是超越对肉身的贪恋,回归与“道”合一的精神自由。 只有珍视自身生命(贵身)、爱惜天下如爱己(爱身),才能摆脱私欲,以无私之心治理天下。 “贵以身为天下”者可暂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则可托付天下,强调责任与生命价值的统一。 “有身”与“无身”: 有身:承认身体是生存基础,但需警惕欲望膨胀导致的忧患。 无身:超越肉体局限,追求与道合一的超然境界,实现精神自由。 个体修养是治国前提,无私者方能承载天下重任,体现道家“内圣外王”思想。 淡泊荣辱: 世俗宠辱如浮云,内在稳定重于外在评价(如“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重视生命本质: 摒弃过度追求名利,回归本真需求,避免“为外物所役”。 升华责任意识: 治理者需以天下为己任,而非以权谋私,契合老子“无为而治”的深层逻辑。
00:00 / 02: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8
00:00 / 03: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