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58
禅悟2周前
《道德经》第23章的原文为: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23章核心是借自然规律喻示“顺应道”的重要性,反对刻意而为,强调“少言”与“诚信”的价值。 1. 自然规律:极端状态无法持久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指“少发号令、不刻意干预”才符合自然本性。就像狂风不会刮一整个早晨,暴雨不会下一整天,天地间的极端力量都有尽头——这是老子用自然现象提醒:任何刻意、极端的行为(如统治者过度管控、个人过度强求)都无法长久。 2. 人应效法自然:摒弃极端,顺应“道” “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进一步追问:是谁让风雨不能持久?是天地。连天地的极端力量都有限,人更不该用极端方式行事。老子由此延伸出“同道则得,背道则失”的逻辑: - 遵循“道”的人,会与“道”同频,自然契合规律;- 践行“德”(道的具体体现,如顺应、包容)的人,会与“德”相融,获得滋养;- 背离“道”与“德”的人,会陷入失序,最终被规律淘汰。 3. 根本落脚点:诚信是“合道”的基础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是对前文的补充——若统治者(或个人)自身缺乏诚信,刻意用政令、手段约束他人,就会引发他人的不信任;反之,少刻意干预、以诚信待物,才是符合“自然”与“道”的处事方式。#道德经#传统文化 #经典 #创作者扶持计划 #经典
00:00 / 08: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4: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杨柳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人海未见之时,我亦独行在这城市,料峭,春醒,酷暑,骤雨,寒意四起,大雁南飞,而后,大雪,寒风,斗转星移,人间寒暑,如此之后,才得蓦然回首,四目相对。 终有相见之时,你亦不再孤行于世 春芽,夏涤,秋篱,冬绒,相思四季,待雁北归。 仿佛骤雨落青瓦,灯影晃竹窗。不是刀光剑影的快意,而是久别重逢的喟叹——像侠客独行半生,终于在灯下端起一杯温酒,把未说的牵挂、走过的风霜,都融进雨声里。 江湖的“大”,藏进一盏灯的“小”里。总想起夜里凭栏听雨的场景,原来最动人的江湖,从不是鲜衣怒马,而是十年后仍有人为你留着一盏灯,等一句“别来无恙”。 风尘仆仆漂泊过的世道。某年某月某日,一个风华正茂的书生大步流星行走在江湖上;在朝阳和夕照之下,他成为一名远行者…… 江湖风雨多,十年飘零,我行色匆匆,不问西东,提前一盏灯,向前梦中走… 千年一瞬,人生之路与江湖风月无缝对接,生命或许会在某个时点偃息,唯有耿耿忠心辉映日月。 江湖去远,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文字有时候太平瘠了,想说什么我不知道,突然好想叹气,敬此刻倔强又疲惫的自己,前路漫漫,苦乐独尝…… #杨柳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
若无意2周前
《相逢》 ——十三年后迷雾中的对白。 他推门时,带进来的不是雨气,而是一阵词的薄雾。我们之间,隔着兰波饮剩的苦艾酒,与整整十三年沉默的排版。 “你还好吗?”他的声音像未校对的诗稿,每个字都沾着油墨的迟疑。 我望向窗上雨水写下的潦草断句。那些无法度量的间隔——字与字、行与行、我们之间。 “下雨了。”我说。雨声是倒流的钟,把我们滴答回同一个原点。 他从怀中取出一张卡片推过来。上面是他端正的字迹:“清心,欢喜。” 我望着这四字,像望见整个雨季的时长。那把黑色的龙骨,曾撑开一片诗意的世界。沉默片刻,我问:“伞,还在吗?” 他抬眼,目光里有种了然:“你知道。” 我知道,如同知道雨水会洇透所有的薄雾。 “书呢?”他回问。那本被翻到第二百二十七页的小说,是否已长出了新的篇章。 “在。”我的声音洇入雨声,轻轻一颤,便又落下了一场雨。 他沉默,而这十三年来,我知道,有些话,已不必言说。语言是多余的标点,断在句子的半空。 他的指节在桌面敲出缺韵的节奏。“十三年……很长吗?”问句像萨特剧本里忽然跳脱的旁白。 “很长。”我的声音,在雨线之间刻下一道浅痕。“长到足够把一首诗写成散佚的注脚,长到仿佛已过完这一生。” 他继续沉默。桌上的咖啡,在杯沿结成一圈暗色的年轮。 时间的绝对性,与诗句的相对性,曾让我们用隐喻筑城,最终困于注解的孤岛。 雨,在窗上拖出一道漫长的破折号——它指向什么?空无,还是另一种空无的解释? 我突然顿悟;我们从未真正相逢,只是在各自的版本里,反复误读对方的影子。 而他,终成为我生命书页边缘, 唯一一枚烫金的注脚。 永恒,而沉默。 ———————————————————— 【附笔】 谨以此文,纪念那段以诗为伴,却永远无法被命名的时光。我们存在于彼此的叙述之中,也迷失于其中。 几度相逢,几度走散———这关乎诗,关乎青春,更关乎存在本身。 或许正如你所言:我们将永远沉溺于这片漩涡中,直至生命尽头。 —于2025.9.28夜 #平行叙事 #意识流 #文学隐喻 #当你们相逢你们在谈什么 #青山故人
00:00 / 00: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90
00:00 / 04: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60
00:00 / 12: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