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cai4月前
黎元洪生平、逝世与墓葬始末 一、生平简介 黎元洪(1864年9月19日—1928年6月23日),字宋卿,湖北黄陂人,是中华民国重要政治人物,曾任第一任副总统、第二任大总统。他在辛亥革命中因被推举为湖北军政府都督而崭露头角,此后成为民国初年政坛的关键人物。他的政治生涯贯穿了民国早期的重要历史阶段,见证了中国从帝制向共和的艰难转型。 二、逝世与国葬筹备 1928年6月23日,黎元洪因脑溢血在天津逝世。南京国民政府随即决定为其举行国葬,内政部拟定五项葬事安排: 1. 按国葬规格办理; 2. 拨款一万元作为国葬费; 3. 由国民政府派员致祭; 4. 全国官署及团体下半旗志哀; 5. 葬仪细节由湖北省政府协办。 三、殡葬过程 - 出殡暂厝:1928年7月19日,灵柩从天津英租界寓所启程,送葬队伍规模盛大,沿途市民自发悼念。灵柩暂厝于天津容安别墅。 - 归葬武昌:1933年4月,黎元洪与夫人灵柩运抵武汉,暂厝武昌宝通寺。1935年11月24日,国民政府于武昌举行国葬典礼,最终安葬于武昌卓刀泉土宫山(今华中师范大学东南门附近)。 四、墓地沿革 1. 初建墓园: - 墓园占地百余亩,背靠桂子山,面朝南湖,布局包括神道、祭台、墓冢及章太炎撰文的“大总统黎公碑”。 2. 历史破坏与重建: - 1966年,墓园在“文革”期间被红卫兵毁坏。 - 1981年,武汉市政府于原址后方重建新墓,并多次修缮。 - 2011年辛亥革命百年之际,陵园经大规模扩建,形成现今规模。 五、历史意义 黎元洪墓的变迁反映了民国政治人物的历史评价的起伏。他的国葬待遇与后续纪念活动,既彰显了他在近代史中的重要地位,也体现了后世对这段历史的重新审视与评价。如今,修缮后的陵园已成为武汉重要的历史人文景观之一,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缅怀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民国大总统
00:00 / 0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5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5
00:00 / 04: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7
00:00 / 06: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
00:00 / 03: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1: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98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3: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6
00:00 / 09: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592
00:00 / 03: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9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