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2: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
00:00 / 03: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嘉佳6天前
《诗经·小雅·何人斯》是一首以“刺谗”为主题的诗歌,通过主人公对旧友反复无常、背信弃义的谴责,揭露了人际交往中的虚伪与背叛。全诗以质问起笔,情感层层递进,兼具抒情性与叙事性,展现了先秦诗歌“怨而不怒”的审美特质。以下是全诗原文、注释与赏析: 《诗经·小雅·何人斯》 原文彼何人斯?其心孔艰。胡逝我梁,不入我门?伊谁云从?维暴之云。 二人从行,谁为此祸?胡逝我梁,不入唁我?始者不如今,云不我可。 彼何人斯?胡逝我陈?我闻其声,不见其身。不愧于人?不畏于天? 彼何人斯?其为飘风。胡不自北?胡不自南?胡逝我梁?祇搅我心。 尔之安行,亦不遑舍。尔之亟行,遑脂尔车。壹者之来,云何其盱。 尔还而入,我心易也。还而不入,否难知也。壹者之来,俾我祗也。 伯氏吹埙,仲氏吹篪。及尔如贯,谅不我知。出此三物,以诅尔斯。 为鬼为蜮,则不可得。有靦面目,视人罔极。作此好歌,以极反侧。 注释 孔艰:非常艰深难测,指对方心机深沉。 梁:石堰或桥,常为男女相会之处,此处指主人公居所附近。 暴:指暴公,周代贵族,或为诗中谴责的对象。 陈:堂前的道路。 飘风:旋风,喻人行踪无常。 遑:闲暇;脂尔车:给车轴涂油,指匆忙准备离去。 盱(xū):忧愁。 伯氏、仲氏:兄弟排行,喻昔日亲密如兄弟。 埙(xūn)、篪(chí):古代陶制与竹制乐器,合奏时声音和谐,象征和睦。 三物:猪、犬、鸡,古代盟誓所用祭品。 蜮(yù):传说中害人的水怪,能含沙射影伤人。 视人罔极:指对方反复无常,没有准则。 赏析 主题与情感:诗歌以强烈的质问开篇,通过“彼何人斯”的反复诘问,层层揭露对方表面亲近实则疏远、表里不一的行为。主人公从最初的困惑、失望,逐渐转为愤怒与决绝,最终以“诅尔斯”的盟誓和“为鬼为蜮”的斥责收尾,情感脉络清晰而激烈。 艺术手法: 比兴与象征:以“飘风”喻人踪迹不定,以“伯氏吹埙,仲氏吹篪”暗喻昔日的和谐关系,增强形象性与感染力。 层层递进:从“不入我门”到“不愧于天”,从“祇搅我心”到“以诅尔斯”,情感逐步升华,结构严谨。 虚实结合:诗中“我闻其声,不见其身”的描写,既可能是实写对方避而不见,也可能隐喻其人格的虚幻虚伪。 文化内涵: 天命观念:“不畏于天”反映了周人以天道约束人事的道德观,指责对方违背天理人伦。 盟誓文化:结尾“出此三物”的诅咒仪式,体现了先秦以誓约维护信义的社会习俗。 历史背景:据《毛诗序》,
00:00 / 01: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3: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4: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2: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