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主编8月前
被自己蠢哭了!如此有腔调的书店我居然才来。#北京书店打卡 路过牡丹园,抽空来打卡收藏很久的彼岸书店。我一直以为这家书店不起眼,可推门走进去,才发现它们家出奇的好逛! 类似八卦布局的店内,错落有致的图书在各种古朴老物件、艺术作品、绿植鱼缸中环形陈列,以人文社科、历史哲学图书为主。十几个大小卡座和茶室错落分布四周,既可安静读书,也可举办线下活动。书架上,手写的分类标签和荐书牌,显示出书店主理人的用心和真诚。 据说开业之后,爱好手工的主理人钠木就一直考虑如何将艺术引入书店中。书店SLOGAN“彼岸美述馆”,用艺术的语言去讲述书,也是用书的语言去传递艺术,所以我们进入彼岸后,抬眼就会看到抽象画下的珍藏图书,书架上欢快畅游的观赏鱼,古朴门窗上的摄影作品展,书与石陈设上悬挂的书法。 书架中,《阿莱夫》《小径分岔的花园》,与《平行宇宙》《量子纠缠》在橙色细线的交叠中形成相互链接的宇宙时空。另一处,一张“K”卡片在直通天花板的直尺上艰难攀爬,卡夫卡的《城堡》与加缪的《西西弗神话》在精神上达到奇妙耦合。这些装置艺术,都是主理人钠木用灵巧的双手和艺术的敏感设计布置的,他也鼓励员工发挥巧思,将图书创意性陈列,涉及各式荐书牌,让我们顾客一看就忒想驻足翻阅。 从2009年营业以来,这家小众书店在书店行业的起伏浪潮中坚持做自己,吸引着那些气场吻合的书友光顾,沉浸在图书的精神世界里徜徉。如果你恰好在北京海淀区牡丹科技大厦附近闲逛,不要错过这家非常低调的书店——彼岸书店。 【彼岸书店】(牡丹园店) 书店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2号牡丹科技楼A座(牡丹园地铁站A西北口步行360米) 营业时间:09:00-22:00 #杨主编探店 #书店 #遇见一家书店 #北京周末好去处推荐
00:00 / 02: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懂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小时候,我以为世界只有县城那么大,后来才知道,地球在宇宙中不过是一粒星球。 那宇宙到底是什么?世界又是什么?那些问题,曾一度悬在心里,没有答案。 于是我开始读书。我想,也许书里藏着生活的谜底。渐渐地,阅读不再是寻找答案的工具,而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直到遇见《认知觉醒》,书里说:“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距,就是认知。” 我们一生都活在自己的认知半径里,认知之外的真相,哪怕近在眼前,也视而不见。就像在乌鸦的世界里,天鹅的存在本身便是一种错——只因它不是黑色。 🖤 可我不想只做一只乌鸦。我想看见,黑白之外,还有整片天空的颜色。 然而,读得愈多,我却发现:面对日常琐事尚能从容,一旦遇上真正的困境,那个固执、嘴硬、害怕失败的自己,还是会下意识地缩回舒适区里。 我忍不住问自己:“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懂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于是我重新翻开《认知觉醒》。它对我而言,像一本随身的词典,困惑时打开,总能找到回应。书中写道:“因为我们只积累了知识,却没有真正觉醒。” 那怎样才能觉醒?书中说:“用元认知观察自己,在舒适区边缘持续试探,去追求知行合一。” 那一刻我才恍然明白黑塞那句话的深意:“鸟要挣脱出壳,蛋就是全世界。” 蛋壳,是庇护,也是牢笼。打破它,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方法和日复一日的践行。 真正的认知提升,不在于读了多少书,而在于困难袭来时,你能调用多少智慧;不是懂得多少道理,而是在人生关键的岔路口,你敢不敢做出不同于以往的选择。 壳,终究会破。鸟,终究要飞。世界的辽阔,值得每一次疼痛的挣脱。 人生最终的认知,是认清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热爱什么,以及如何一步步靠近它。只有这样,才能把人生,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就像井底之蛙虽未见过大海,却仍可以怀有对远方的盼望。而一旦有了盼望,一切,便都有了可能。#读书 #阅读 #每日分享 #学习 #成长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3: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8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5: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