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人生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煤油灯与热鸡蛋里的旧时光 我总说自己是被两份爱养大的,一份来自父母,另一份,藏在婶婶的针线里、叔叔的肩膀上,藏在童年那些穷却滚烫的日子里。 记不清具体是哪年冬天,只记得和堂妹疯玩时,婶婶盯着我露着棉絮的鞋直皱眉。那天我放学回家,一双新纳的布鞋已经摆在炕头——后来才知道,她点着煤油灯熬了一整夜,指尖许是被针扎了好几个小窟窿,可她只笑着帮我把脚塞进去,说“暖和,跑着不冻脚”。那时婶婶家四个孩子的衣服还打着补丁,日子紧得转不开身,可只要有块糖、半个白面馒头,她总先塞给我。 更难忘的是那次重病,医生都让家里准备后事了,叔叔抄起棉袄裹住我,背着就往十几里外跑。他喘着粗气踩过结冰的土路,找的是村里那位被划成“地主”的老中医。老先生连夜煎药、扎针,我竟真的缓了过来。后来听母亲说,那位先生其实是个善人,却遭了不少罪。也是这位叔叔,知道我想看戏,怕我和堂妹走得脚疼,便挑着竹筐,一边坐一个,慢悠悠地晃在田埂上,戏文没听清多少,只记得筐里垫的稻草软乎乎的,风里都是踏实的味道。 十岁那年,我在南山放牛,婶婶忽然寻来,蓝布围裙上还沾着灶灰。她从口袋里掏出两枚热烫的鸡蛋,指尖被烫得直搓,却先帮我理了理乱蓬蓬的头发:“今天是你生日,农历九月初八,记住了。”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自己的生日,在此之前,母亲总说“你不小了,多帮家里干活”。鸡蛋的香味混着她围裙上的皂角味,成了我关于“被记挂”最清晰的记忆。 那时的农村真穷啊,可穷得不分你我。谁家有事,邻里乡亲都抢着搭把手;锅里煮了红薯,也会端给隔壁孩子半碗。可如今,大家都进了城,忙着打工、忙着照顾自己的小家,平辈的兄弟姐妹难得见一面,孩子们更是认不全亲戚。计划生育让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少了我们当年吵吵闹闹的热闹,也少了亲情流动的温度。 常有人说现在日子好了,可我总想起煤油灯的光、叔叔汗湿的后背、婶婶手里的热鸡蛋。那些恩情,我在父母面前说过无数次,他们偶尔会吃醋,可更多的是欣慰。其实爱从不怕多,孩子多有多的养法,重要的是让亲情一直流通下去——就像当年那样,你帮我一把,我记你一生,让时光里不只有奔波,还有看不完的人间温情,和念不完的牵挂。
00:00 / 03: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