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8
騎士-5天前
【南屯戊子拳】 七里亭苇荡战漕卒:嘉庆卯二爷戊子拳护乡录(精修版) 嘉庆七年秋,京杭大运河的水波泛着淡金,南屯码头的漕船往来渐疏,唯有七里亭运河大堤下的芦苇荡,铺展成一片望不到边际的青纱帐——这片芦苇荡原是古运河改道后留下的老河道,河床淤积成肥沃的滩涂,年复一年滋养出齐人高的芦苇,秆子粗如孩童手腕,叶片锋利如细刃,风过时层层叠叠的苇浪翻涌,沙沙声里藏着老河道的沉郁,阳光穿过苇叶的缝隙,在泥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既藏得住人,也藏得住势,成了南屯人心里最特别的“天然屏障”。 这日辰时,三艘插着明黄色“漕运”旗的漕船缓缓靠岸,船刚停稳,十几个身着青色短打的汉子就踩着跳板跳下来,为首的管事歪戴瓜皮帽,腰间别着柄锈迹斑斑的腰刀,脚刚沾地就朝卖豆腐的张老汉踹了过去。“老东西,挡道了知道不?”管事的唾沫星子溅在张老汉脸上,旁边两个汉子趁机夺过老汉的豆腐筐,抬手就把刚点好的嫩豆腐往地上摔,白花花的豆腐脑混着泥土,看得张老汉心疼得直掉眼泪。可他不敢作声——这是皇家运粮队的人,自打三年前漕运改道经南屯,这些人就成了码头的“活阎王”。他们仗着“皇家”名号,抢村民的粮食、夺商贩的货物是常事,更有甚者,见了年轻媳妇就吹口哨调戏,上个月赵铁匠的闺女去河边洗衣,被他们堵在七里亭大堤下,若不是路过的货郎吆喝了一声,后果不堪设想。 码头边的“渡口茶寮”里,两个后生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指节攥得发白。穿靛蓝短褂的是孙老亭的大徒弟孙小虎,身后穿粗布褐衣的是二徒弟孙小彪。“师哥,这口气我实在咽不下!”孙小彪攥着拳头,额上青筋直跳,却被孙小虎按住肩膀。“别急,师父和孙举人昨儿夜里才定好计策,等着引他们进套。”孙小虎朝茶寮内努了努嘴,只见靠窗的八仙桌边,坐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正慢条斯理地用紫砂壶沏着雨前龙井。 这老者便是孙老亭,乳名二卯。他自小在运河边长大,七岁跟着云游拳师学武,二十岁就把南屯独有的“戊子拳”练得炉火纯青,一手“衣衫母拳”能在方寸之间卸力反击,站定“磐石桩”时,三五个壮汉合力都推不动他。因他在孙氏宗族里辈分高,拳术又硬,乡邻们都恭敬地称他“卯二爷”。 孙老亭传授戊子拳时,从不在花哨招式上浪费功夫,每一招都对着运河边的实务琢磨——码头搬运工多,他就把“衣衫母拳”的“卸力诀”改得更贴合扛货时的发力,教弟子们如何用巧劲卸去货物的重量,遇上蛮不讲理的寻衅者,这“卸力诀”又能化对方的蛮力为
00:00 / 18: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4: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1
00:00 / 04: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13: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9
00:00 / 02: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3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16: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