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16
00:00 / 05: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85
辽沈战役是中国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首战,是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在东北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决战,于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展开,最终解放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47.2万余人,解放东北全境。 核心背景 1. 战前态势:1948年,东北野战军兵力达103万,国民党军在东北仅有55万人,且被分割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区域,战略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解放军手中。 2. 关键决策:中共中央决定“关门打狗”,先攻占锦州,切断国民党军退往山海关内的通道,将其全部歼灭在东北。 主要进程 1. 锦州攻坚战(9月12日-10月15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扫清锦州外围后发起总攻,激战31小时攻克锦州,歼灭国民党军10万余人,俘获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范汉杰,彻底封闭东北国民党军退路。 2. 长春起义与投降(10月17日-19日):锦州失守后,长春国民党军军心涣散,第六十军军长曾泽生率部起义,新七军随后投降,长春和平解放,国民党军再损9万余人。 3. 辽西围歼战(10月21日-28日):国民党军廖耀湘兵团(约12万人)试图夺回锦州,被东北野战军在辽西地区包围,经两天激战,兵团全部被歼,廖耀湘被俘。 4. 解放沈阳、营口(11月1日-2日):东北野战军乘胜进军,攻克沈阳,歼灭国民党军13万余人;同时解放营口,少量国民党军从海上逃脱,辽沈战役结束。 历史意义 - 辽沈战役的胜利,使东北成为解放军稳固的战略后方,为后续淮海、平津战役的展开提供了兵力和物资支持。 - 此役后,解放军总兵力首次超过国民党军,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发生根本性转折。
00:00 / 02: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3
00:00 / 05: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68
00:00 / 06: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80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
00:00 / 12: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74
00:00 / 05: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6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11: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