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023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8
00:00 / 0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七天1周前
国庆假期刚结束,一则令人颇为唏嘘的新闻就引发关注:一名29岁户外爱好者在南太行上午峪失联,据了解该男子于10月7日上午从商丘永城出发,独自驾车前往新乡辉县市上八里镇上午峪附近山区徒步,将车辆停放在当地“上午峪老农家”民宿饭店外,进入的是未开发区域且未携带食物等物品。7日晚8时许,他还与家人通话,答应家人找宾馆休息。但在同一时刻农家乐老板联系时,他表示已迷路且手机即将没电,此后便彻底失去联系。10月11日清晨,搜救区域仍有降雨,能见度仅约5米;上午九点多钟雨停后大雾未散,可视距离也仅拓展至十余米。“山太大了,也不知道他跑多远,路又陡又滑。”尽管救援队伍配备了无人机,但浓雾导致设备无法有效作业,只能依赖人工徒步搜寻。截止目前,搜救行动仍在持续。失联区域连日阴雨导致气温下降,且男子失联时手机已没电无信号,进一步增加了救援难度和不确定性。今天发这个视频是5号上午峪去水龙洞的路上二家人带着小孩,在泥泞难走还要拨高的情况下,大人小孩,站都站不稳,还要冒险徒步,虽然说我们帮忙让她们过了这个难点,但在这里告诫户外爱好者,上山徒步前,一定要评估路线难易程度以及个人体能及综合情况,不是说户外有腿就能走,一旦造成户外事故,轻者伤及筋骨,重者性命难保!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8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8
延生1周前
河南永城人饶某某10月7日在辉县上午峪徒步失联的事件,为所有户外爱好者敲响警钟——户外徒步不是“说走就走的旅行”,每一次出发前的准备,都是失联时的“救命稻草”。以下是必须牢记的核心注意事项: 1. 路线规划:拒绝“野路冒险” 绝不擅自进入未开发、无标识的“野线”(如上午峪等山区可能存在的隐蔽路线),提前用专业APP(两步路、六只脚)下载离线轨迹,明确起点、终点、补给点和紧急撤离路线,告知家人或朋友详细行程及预计返程时间。 2. 装备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 基础装备必须带齐:防滑徒步鞋、冲锋衣裤、登山杖(应对山区复杂地形);必带应急物品:手电筒/头灯(失联后夜间求救关键)、充电宝(保持手机电量)、急救包(处理外伤)、至少1天的饮用水和高能量食物(避免失温、低血糖)。 3. 天气预判:敬畏“自然信号” 出发前24小时紧盯目的地及沿途天气,山区天气多变,遇降雨、大风、雾雪等恶劣天气,坚决取消行程,切勿抱有“撑一撑就过去”的侥幸心理,恶劣天气易导致路滑、迷路、信号中断。 4. 信号保障:守住“求救通道” 提前查询徒步区域手机信号覆盖情况,偏远山区可携带卫星电话或北斗卫星消息设备;行进中定期给家人报平安,若信号中断,优先前往高处尝试联系,切勿盲目深入无信号区域。 5. 自我评估:不做“超出能力的挑战” 根据自身体力、经验选择路线,新手避开高强度、长距离山区路线;徒步中若出现体力不支、受伤、迷路等情况,立即停止前进,在安全地带原地等待救援,切勿慌乱乱走扩大失联范围。 6. 应急知识:掌握“求生技能” 学会基础导航(看地图、辨方向)、外伤处理(止血、包扎)、失温急救(保暖、补充热量);牢记求救信号:白天用反光物(手机、镜子)反射阳光,夜间开手电筒闪烁(国际求救信号:三短三长三短),必要时点燃干燥树枝(注意防火)。 7. 敬畏自然:不碰“户外红线” 遵守“无痕徒步”原则,不破坏植被、不偏离路线,避免因迷路或意外陷入危险;山区可能有野生动物,提前了解并携带防熊喷雾等工具,不投喂、不招惹,保持安全距离。 户外徒步的核心是“安全抵达、平安返回”,任何时候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
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00:00 / 03: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