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0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
企业所得税预缴:“实发工资”与个税工资对不上?别慌! 不少人在企业所得税预缴时,会遇到“附报事项”里的“实发工资”和个税系统工资对不上的情况,一看到差异就担心有风险。其实只要理清逻辑,就能轻松应对。 首先要明确两个“工资”的定义,根据2025年17号公告,二者均来自会计账,但含义不同: - 账载金额:取自“应付职工薪酬”总科目,是公司全年所有与员工相关的开销总和,包括工资、社保、公积金、节日福利、培训费等,相当于总人力成本。 - 实发工资:仅看“应付职工薪酬”下的“工资薪金”明细科目,指实际发给员工的税前工资总额,是未扣除个税和个人部分社保公积金的金额,并非员工到手工资。 接着了解税务局的三大比对逻辑: 1. 总额比对:对比实发工资与个税申报工资总额。理论上发多少工资就该申报多少个税,若实发工资比个税申报总额高20%以上且差额大,系统会提示风险,目的是防止企业虚列工资、多列成本少缴企业所得税。 2. 月平均值比对:考虑到部分公司先报企业所得税再报个税的时间差,系统会计算两者月平均值比较,若差异超20%也会提示,避免因申报时间差误判。 3. 零值比对:这是硬性规定,只要公司经营且有员工,实发工资就不能小于0,否则系统会直接拦截。 最后要正确看待比对结果,前两项20%差异的比对属于“提示性监控”,就像交通信号灯的“黄灯”,仅提醒“可能有问题”,不会直接拦截。实发工资与个税工资可以不一致,只要有合情合理且符合税法规定的理由,比如福利并入(人人有份的节日福利需并入工资薪金申报个税,导致个税申报工资大于实发工资)、提前申报(为避免拖欠工资产生高额个税,提前申报个税但未实际发工资)、补发工资(补发以前年度工资,个税在发放当期申报但实发工资在当期体现)等。所以看到提示别慌,能提供合理证据和解释就没问题。 #财务 #会计 #实发工资 #会计实操 #财务咨询
00:00 / 03: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5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8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00:00 / 06: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