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2: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别董大》(唐·高适)赏析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盛唐时期一首别具一格的送别诗《别董大》。在公元747年的冬天,睢阳城外,边塞诗人高适与他的好友、名满天下的琴师董庭兰,也就是董大,即将分别。时局动荡,音乐风尚变迁,让这位琴艺超群的董大也面临了前途的困顿。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开篇便以浓墨重彩勾勒出一幅塞外苍茫、寂寥的画卷。千里黄云,那是黄沙弥漫、遮天蔽日、绵延千里之景;白日曛,则是太阳被黄沙遮蔽,黯淡无光。再加上北风呼啸,大雁南飞,雪花纷纷扬扬,这不仅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两人分别时心境的深刻写照。 然而,诗并未在此沉溺于哀愁。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笔锋一转,以豪迈的口吻劝慰友人。他告诉董大,不必忧愁前路没有知己,因为你的才华、你的盛名,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既是对董大艺术人格的崇高礼赞,也是对盛唐时代文人相重精神的张扬。 这种景与情的强烈对比,自然环境的酷烈与人间情谊的炽热相映照,让这首诗在悲凉中注入了金石之声。它突破了传统送别诗的感伤基调,彰显出诗人豪迈健朗的胸襟气象。高适,这位字达夫的唐代大臣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他的边塞诗作语言质朴而意蕴深厚。在这首《别董大》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他对友人的深厚情谊,更感受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以及积极向上的态度。《别董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以悲衬壮的送别诗典范。千载之下,当我们再次吟诵这首诗时,依然能感受到那份荒寒中的豪情、那份对未来的坚定信念。这就是盛唐诗歌的魅力所在。 #别董大 #高适 #古诗词 #古诗词欣赏#诗词
00:00 / 02: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
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4
00:00 / 03: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5: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