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sunheart1周前
第24天:《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国家兴衰的关键) 【视频开头】 (镜头:左侧国家内有贤臣进谏、君主勤政,国泰民安;右侧国家无贤臣辅佐、外无强敌,最终衰败,对比呈现,配激昂鼓点) “孟子曰:‘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话道破了国家兴衰的核心密码 。今天我们就来剖析,一个国家如何才能长治久安 。” 【原文呈现】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重点字词解析】 - 法家拂士:“法家”指坚守法度的大臣,“拂士”指能直言劝谏的贤士,“拂”通“弼”,辅佐之意,国家内部有这样的人,才能及时纠正君主的过错 。 - 敌国外患:指来自国外的敌对势力和忧患,外部有压力,能促使国家保持警惕,积极发展 。 - 恒亡:“恒”为“常常、必然”,意为若国家内无贤臣、外无强敌,往往会走向灭亡 。 -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人在忧患中能不断磨砺成长,国家在忧患中能保持活力;而沉溺于安乐,就会逐渐衰败灭亡 。 【名家解读(节选傅佩荣《孟子心得》)】 孟子先列举舜、傅说等六位在逆境中崛起的贤才,说明逆境能让人成长,进而引申到国家治理 。一个国家,内部若没有坚守法度、敢于劝谏的贤臣,君主就容易沉溺于享乐,决策失误也无人纠正;外部若没有敌对势力的威胁,国家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安于现状,逐渐腐朽 。就像历史上的许多王朝,初期往往内有贤臣辅佐、外有强敌环伺,君主励精图治,国家强盛;后期一旦失去贤臣、没有外患,君主便开始懈怠,最终走向灭亡 。傅佩荣认为,孟子的这句话,不仅是对国家治理者的警示,也提醒着每个人:无论个人还是国家,都要在忧患中保持警醒,在安乐中坚守初心,才能长久发展 。 【视频结尾】 (镜头:“忧患”与“安乐”两个词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发光,后者黯淡) “明天我们学习《孟子·万章下》‘问交际,曰:“恭也。”’,探讨人际交往中的恭敬之道 。你觉得现代社会中,一个企业要想长远发展,是否也需要‘法家
00:00 / 03: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5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84
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3: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0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3: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05: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