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7: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一文读懂降水强度那些事儿 一文读懂降水强度那些事儿 降水,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和固态(经融化后)的水。这些降水没有经过蒸发、渗透和流失,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就是我们常说的降水量,单位为毫米。在气象领域,依据降水量的多少,降水强度被划分成不同的等级。 先说降雨,等级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小雨时,雨点清晰可见,不会漂浮,落到地面不四溅,洼地积水很慢,屋上雨声微弱,屋檐只有滴水,12小时内降水量小于5毫米,或者24小时内降水量小于10毫米。中雨状态下,雨落如线,雨滴不太容易分辨,落到硬地会四溅,洼地积水较快,屋顶能听到沙沙的雨声,12小时内降水量在5至15毫米之间,或24小时内降水量在10至25毫米。而大雨,雨势如倾盆,视野模糊成片,洼地积水极快,屋顶传来哗哗的声响,12小时内降水量在15至30毫米,24小时内降水量在25至50毫米。 当24小时内降水量超过50毫米,就达到了暴雨级别。暴雨还能细分为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其中,暴雨是12小时内降水量在30至70毫米,或24小时内降水量在50至100毫米;大暴雨为12小时内降水量在70至140毫米,或24小时内降水量在100至250毫米;特大暴雨则是12小时内降水量大于140毫米,或24小时内降水量大于250毫米。 降雪也有强度等级划分,分别是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小雪时,12小时内降雪量小于1.0毫米(这里指折合为融化后的雨水量,下同),或24小时内降雪量小于2.5毫米。中雪的12小时内降雪量在1.0至3.0毫米之间,或24小时内降雪量在2.5至5.0毫米,积雪深度能达到3厘米。大雪时,12小时内降雪量为3.0至6.0毫米,或24小时内降雪量在5.0至10.0毫米,积雪深度达5厘米。 了解降水强度等级,不仅能帮助我们提前做好出行、生活安排,还能对农业生产、城市排水等提供重要参考,让我们对天气变化有更清晰的认知。 #降水 #科普
00:00 / 02: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6
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
00:00 / 01: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00:00 / 02: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2: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2: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12: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4: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