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历史书逛中国考古博物馆|值得一去的博物馆 中国考古博物馆以“历史中国,鼎铸文明”为主题,通过“仓储式陈列+沉浸式体验”展现中华文明脉络。馆内藏品以考古发掘文物为核心,涵盖旧石器时代至近代的6000余件珍品,配合珍贵古籍与档案文献,堪称“活的历史课本”。中国考古博物馆不仅是文物的陈列馆,更是历史与考古学的“实验场”。在这里,每一件展品都是打开文明密码的钥匙,等待你用脚步丈量、用眼睛解读、用心灵感受中华文明的浩瀚与深邃。 👉门票出行攻略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院1号楼(南门);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预约方式:需提前3天在gzh提前预约; 🚄地铁:乘坐8号线奥林匹克D东南口出,向东步行840米即到。 👉游览攻略 1️⃣二层·文明起源 🔸镇馆之宝:彩绘龙纹陶盘(陶寺文化)、绿松石龙形器(二里头文化); 🔸历史书联动:对应七年级上册“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观察龙纹演变,理解“中华文明五千年”实证; 🔸互动体验:用放大镜观察千年前的谷物,触摸陶器碎片,感受史前生活。 2️⃣三层·宅兹中国 🔸镇馆之宝:妇好鸮尊(商代青铜器)、邓仲牺尊(西周礼器); 🔸历史书联动:结合七年级上册“夏商周的更替”,分析青铜器纹饰与礼制关系; 🔸隐藏玩法:编钟体验区可敲奏简单曲谱,体验“金石之音”。 3️⃣四层·大国一统与和融万方 🔸重点文物:秦始皇陵铜车马(复制品)、唐代三彩骆驼载乐俑; 🔸历史书联动:对照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理解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 🔸科技加持:通过立体空间成像屏,观看敦煌壁画“活过来”。 #中国考古博物馆 #值得一去的博物馆 #北京旅游攻略 #给文物配上文字 #跟着课本去旅行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27
《与妻书📚》读懂一座城市,从走进博物馆开始,解开历史封印珍贵记忆,它不仅生动呈现了闽台地区的历史与风土人情,还通过林觉民的《与妻书》这样的珍贵文物,让我们深切感受到革命先烈的家国情怀。 看着用表演述说这,林觉民写给妻子陈意映的诀别信,信中“吾至爱汝”的深情与“为天下人谋永福”,让我看的深有感触,他那种一心赴死的决心,也要去抗日起义的精神,和对妻子的不舍深情,让爱和奉献自己的精神很让人震撼。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触摸到深沉的家国与爱情记忆,看的让你不禁潸然泪下,里的每一句都太戳心了。“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明明是生离死别,却还要强作平静安慰对方,那种藏在字里行间的痛,真的让人忍不住红眼眶,再读还是会被这份又柔又刚的情感打动。 就跟我在沈阳博物馆看到赵一曼,写给儿子宁儿的遗书时,也是读的让我红了眼眶,读每一个字都是那种哽咽的让你难过,特别是读第一句就让我内心难受,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 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4: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殷墟人牲人殉 中国考古博物馆收藏一组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人生人殉,殷商时期即是中国古代文明高速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对外征战和野蛮史。这些HG让人看了不寒而栗。 人牲,也称人祭,指的是用活人做牺牲,杀之以祭神灵、祖先。人牲的对象主要是外族的俘虏。人殉,指的是用活人为死去的氏族首领、家长、奴隶主或封建主殉葬。人殉是殉者与被殉者生前关系的继续,其对象主要是本族 首领的妻妾、家奴、仆人、侍卫等。人牲人殉是世界各地古代社会中都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在中国,人牲人殉出现于新石器时代,至殷商时期达到鼎盛阶段,并成为商人具有代表性的祭祀、葬俗现象。至两周时期,随着殷周变革,周人制礼作乐,逐渐放弃了人牲人殉的作法,人牲人殉的数量因此大量减少,保留使用这类习俗的人群也被认为属于殷遗民。人牲人殉在殷商时期的大规模出现,一方面反映了商人有强大的武装实力发动大规模战争,来俘获大量的外敌作为牺牲品。另一方面也暗示商代国家的阶级分层严重,人与人之间存在剧烈的不平等关系。殷商时期人牲的年龄性别结构存在明显的变化,前期各类年龄、性别的人牲皆有,不乏男性青壮年,后期的人牲则多是成年女性、少年幼童,整体而言,人牲的规模在缩小。这说明在殷商前期,奴隶并没有提供太多可供剥削的剩余价值,就被作为祭祀品杀戮,是奴隶制国家初始阶段的表现;而殷商后期,男性青壮年奴隶多未被杀戮祭祀,说明这些奴隶被投入作为生产劳动力,反映了奴隶制国家的上升与发展。殷商时期人殉的对象从妻逐渐扩大至近臣、近侍,表现出商人族群内部的社会阶层差距不断加剧,同样反映出奴隶制国家的不断发展。 #中国考古博物馆#殷墟#妇好墓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