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1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8
2025年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十强省份分布情况 头部核心梯队:广东、江苏、浙江以超6万家的数量稳居前三,其中广东(75679家)、江苏(70970家)浙江(60863家),凸显长三角、珠三角作为全国工业核心区的集聚优势,是工业经济的主要增长极。 中部过渡梯队:山东(40958家)单独处于第二区间,作为北方工业大省,规模与东部沿海头部省份存在差距,但仍是北方工业的重要支撑;河南(26869家)、安徽(24849家)、福建(22273家)、湖南(21303家)、湖北(20220家)等5省处于2万-4万家区间,构成中西部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体现“中部崛起”战略下工业基础的夯实成果。 追赶竞争梯队:四川(19877家)与江西(19367家)数量仅差510家,二者形成“准十强”的紧密竞争格局,反映部分中西部省份在承接产业转移、培育本土企业上的进展,工业规模正快速向头部梯队靠拢。 东西部差距显著:东部沿海(粤、苏、浙、闽)与中西部省份在企业数量上差距明显,头部省份数量约为四川、江西的3-4倍,体现工业基础、产业配套能力的历史积淀与现实差异。 中西部内部竞争加剧:江西与四川的近距离差距,以及河南、湖北、湖南等省的规模接近,说明中西部不再是“整体落后”,而是形成内部竞争态势,这种竞争有助于推动区域内资源优化与产业升级。 #工业企业10强省数量 #规模以上企业 #东西部工业发展差距 #中西部工业竞争态势 #工业企业 三、战略导向下的工业布局特征 - 广东、江苏、浙江的领先,与两地长期的对外开放政策、民营经济活力及完整产业链布局直接相关;山东的规模则依托传统工业基础,反映北方工业大省的转型过渡期状态。 - 河南、湖北、安徽的规模水平,是“中部崛起”战略落地的直观体现,而江西被纳入展示,侧面说明其在近年产业招商、企业培育中展现的潜力,成为中西部工业发展的“潜力股”。 四、数量背后的产业逻辑映射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直接关联区域工业经济活跃度:数量多的省份,在产业链完整性、就业吸纳能力、经济贡献度上更具优势,但也需面临产业升级、绿色转型的压力;四川、江西等追赶型省份,虽数量较少,但接近的差距意味着其在特定产业(如江西的新能源、四川的装备制造)上可能存在突破点,未来有望进一步缩小与头部区域的差距。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6
00:00 / 03: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2: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2
00:00 / 02: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