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晚餐 这个男人手里藏着一把刀,有人说他才是真正的叛徒,他正准备袭击耶稣,而犹大被冤枉了2000年。 这幅画就是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 我们来推理一下刚才的猜测是否合理。《圣经》中记载,犹大为了30枚银币出卖了耶稣, 在画中,犹大神色慌张,身体微微后倾,充分暴露了他的心虚。作者怕大家看不懂,又增加了一个线索,犹大的右手紧握钱袋 —— 这袋银币正是他出卖耶稣的 “报酬”。 《最后的晚餐》还有一个姊妹篇:《犹大之吻》 这幅画出自大画家乔托之手,它记载了《最后的晚餐》之后的事情,大祭司带领罗马士兵来捉拿耶稣,但又不认识耶稣,于是与犹大约定,以犹大亲吻耶稣作为暗号,来指认谁是耶稣。 这两幅画的情节是一脉相承的,而且都严格遵循教义的框架。 说到底,达芬奇再怎么伟大,他也只是个画家,不能随意篡改教义。 那么那把刀怎么解释呢? 据《圣经》记载,大祭司带人捉拿耶稣时,耶稣的门徒彼得为了保护耶稣,拿起刀来反抗,冲突之中砍下了敌人的一只耳朵。 这样看来,手中持刀的这位就是彼得,他手中持刀预示着即将发生的冲突。 据《马太福音》记载,当犹大看到耶稣遭受酷刑时,内心充满了悔恨。他试图将那三十枚银币归还,挽回自己的过错, 但是大祭司并不理会,他从心底里看不起这个卑劣的叛徒。最终,犹大选择了自杀来赎罪。 这个人物也成为整幅画中最具争议的角色,有人说他受到了魔鬼的诱惑,有人说他是为了帮助耶稣完成救赎,甘愿背负骂名,无论如何,叛徒的烙印世世代代烙在了他的身上。 《最后的晚餐》历经数百年,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像一面镜子,可以照见人性的每一面。而达芬奇的餐桌,永远摆着第十四个席位,留给后世的叩问者。 #世界和平 #文化
00:00 / 02: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71
00:00 / 03: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伊利亚·叶菲莫维奇·列宾 伊利亚·叶菲莫维奇·列宾,是俄罗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俄罗斯现实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深刻的社会批判、精湛的艺术技巧和强烈的情感表达而闻名于世,对俄罗斯乃至世界艺术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列宾1844年8月5日出生于俄罗斯哈尔科夫省的楚古耶夫镇,一个军人家庭。列宾从小就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863年,他进入圣彼得堡美术学院学习,师从著名画家克拉姆斯柯依等。1873年,列宾获得美术学院的金奖,前往意大利和法国学习。在欧洲期间,他广泛接触了西方古典艺术和现代绘画思潮,但始终坚守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1876年,他回到俄罗斯后,积极参与了“巡回展览画派”的活动,成为其中的核心人物之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列宾居住在芬兰。尽管他身处异国,但仍然关注着祖国的发展。1930年9月29日,列宾在芬兰与世长辞,享年86岁。 列宾的绘画风格以现实主义为主,他善于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真实地再现生活场景和社会人物。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批判性,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复杂。列宾的艺术成就不仅在于他的绘画作品本身,更在于他对俄罗斯绘画艺术的推动和发展。他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为俄罗斯绘画注入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使俄罗斯绘画在世界艺术舞台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列宾是俄罗斯绘画史上的一座丰碑,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罗斯社会的风貌,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和情感。他的艺术成就使他成为俄罗斯现实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社会批判、精湛的艺术技巧和强烈的情感表达,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列宾 #俄罗斯现实主义绘画 #巡回展览画派 #油画 #世界名画
00:00 / 02: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2: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