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南阳有位叫张仲景的人,本名张机,字仲景。他出生于东汉灵帝时期,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一带)是他的故乡。张仲景年幼时,亲眼目睹家族中因瘟疫去世的人占了十分之七,他的伯父也因感染瘟疫离世。于是他哭着对父母说:“我希望学习医术来拯救百姓的生命。” 二十岁时,张仲景背着书箱外出求学,拜入张伯祖门下。张伯祖是南阳当地的著名医师,见张仲景聪慧机敏,便毫无保留地传授他《黄帝内经》《八十一难经》等医学典籍。张仲景每天夜里都点燃蜡烛刻苦研读,书案上堆满了竹简,从没有放下书卷停歇的时候;白天他就陪在张伯祖身边协助诊疗,观察老师为病人切脉、开具药方的过程,默默记在心里。偶尔遇到疑问向老师请教,张伯祖总会详细地为他分析讲解,因此仅用三年时间,张仲景就完全掌握了张伯祖的医术。 后来,张仲景被推举为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又调任长沙太守。当时正值建安年间(东汉末年),瘟疫大规模流行,被称为 “伤寒” 的疫病四处蔓延,街巷中饿死、病死的人尸体互相堆叠,百姓都陷入惶恐之中。张仲景于是在每月初一、十五两天暂停处理政务,将太守府衙改造成临时医馆,自己穿上便服坐在堂中,为百姓诊治疾病。遇到家境贫寒的患者,他还会免费赠送药物。一时间,百姓们扶着老人、带着孩子前来求医,府衙内外的人多得摩肩接踵。 然而 “伤寒” 疫病病情复杂多变,以往的医方大多效果不佳。张仲景于是走遍各个郡县,向渔民、樵夫、老农等普通人打听治病的偏方,收集到民间经过实践验证的有效方剂三百多首;同时他又重新梳理自己过去诊治过的病例,辨别病症的寒热属性、分析病情的表里层次,在油灯下批注、整理医学典籍。经过整整八年的努力,他最终完成了十六卷的《伤寒杂病论》。书成之时,他因长期握笔书写,手指关节都变了形,原本乌黑的头发也变得花白。 晚年时,张仲景辞官回到故乡,在自家院中搭建了茅屋教授弟子,卫汛、杜度等弟子常伴他左右。他时常手持书卷感叹道:“医学的道路漫长而遥远,只希望这部《伤寒杂病论》能成为后世医者行医救人的桥梁啊。” 说完,他望向庭院中种植药材的园圃,此时满院都飘着菊花的香气,他欣慰地笑着点了点头。#国学文化 #中医 #张仲景 #正能量
00:00 / 02: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3: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7: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1
00:00 / 03: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2: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0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