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90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12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65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5
00:00 / 04: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2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68
00:00 / 02: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42
父亲的抗美援朝回忆录:从鸭绿江到长津湖的生死印记 一、入朝:鸭绿江上的血色离别(1950年10月) - 参军背景:1950年10月,父亲正式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随部队准备跨过鸭绿江。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先后入朝参战总兵力约290余万人,父亲和大舅是一同报名的同乡战友。 【父亲口述】:“我跟你大舅是一块儿去的,那会儿就想着,国家叫咱去,咱就不能孬。” - 过江惊魂:美军战机在江上空来回盘旋,炸弹像下雨似的往下扔,江水都被血染红了。大舅没撑过去,永远留在了鸭绿江上。父亲珍藏着一张老照片,照片里7个年轻战士挤在一起笑,后来只剩他一个人。 【父亲口述】:“你看这照片上7个人,就我活着过了江,6个都死在江里了。我从小会游泳,子弹擦着头发飞,我扎进水里扑腾着上岸,才算捡了条命。” 二、作战:长津湖的极寒与坚守(1950年11月-12月) - 战役环境:过江后,父亲接着干医护的活儿,很快赶上了长津湖战役。那会儿天寒地冻,气温低到零下30-40度,志愿军吃的穿的都不够,冻死冻伤的比打仗伤亡的还多。 【父亲口述】:“冷啊,哈口气都能冻成冰碴子,有些战士站着就冻僵了,手还攥着枪。” - 战地行医:没有正经的消毒设施,就找个脸盆倒上酒精,手术工具、手全泡在里面涮一涮;麻药用完了,伤员就咬着毛巾、咬着木头,疼得浑身发抖也不喊;截肢没专用刀,就用手锯,止血带是战士的绑腿带。父亲没日没夜地做手术,连闭眼的时间都没有。 【父亲口述】:“伤员堆成山,根本救不过来,特别重的只能放弃……我手泡在酒精里发白起皱,眼里全是血丝,就想着多救一个是一个。” - 两次死里逃生:一次抢救伤员时,美军子弹从后脑勺穿过去,就打破一层皮;还有一回在防空洞做手术,一枚炸弹正好落在脚边,愣是没炸。 【父亲口述】:“子弹擦着头皮过,热乎乎的血顺着脖子流;炸弹掉脚边那会儿,我都闭上眼了,结果没响——不是我命大,是战友们在天上护着我。” - 立功提拔:因为救死扶伤时不怕死、不怕苦,父亲立了功,从医护兵提拔成了部队医生。 【父亲口述】:“提干那天,领导说我‘敢拼命救战友’,其实我就是想多保住几个兄弟的命。” 三、归国:硝烟散尽的凯旋(1953年7月) 1953年7月27日,朝鲜战争胜利结束,《朝鲜停战协定》签了字。父亲带着一身硝烟和两处“死里逃生”的印记,跟着部队安全回到了祖国。 【父亲口述】:“踏上中国的地儿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