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6
老马识途 《韩非子·说林上》老马识途原文: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韩非子是战国时代韩国政治家,他写的这个例子是在告诉别人:“当有知识、智慧之人走投无路迷失方向时,不是像无头苍蝇似的乱窜,而是以自然界其它物种为师,不能固步自封。不是拍着脑门去想不切实际的办法,而是观察自然现象得到启发。” 在中国传统文化流传故事中,两千五百年前《鲁班》发明木工锯;一千八百年前《曹冲称象》,小小年纪的他是利用水的浮力在船体上做记号,然后用人搬石头装到船上,当船下沉到画记号的位置时,再将石头搬下船称重,量累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现在我国计量检定衡器还是使用小孩子发明的这种替代法。这个小神童竟然被兄弟之间争继承权给害死了。阿基米德、瓦特、牛顿、伽利略等等伟大科学家们,都是在外界事物的启发下,成为人类科学家的。 如此是说:“传统教育是指人在得到偶然事物启发后,大脑智慧抓住了闪出的灵感。绝对不是近几十年来老师收钱补课,教出来高分学习成绩的填鸭灌输记忆学习方式。也不是用考书本知识靠年头恩赐赏给的学术职称造假头衔。” 我是自幼最不愿意读书学习人,当老天爷赏赐一个旱涝保收的铁饭碗之后,以为娶妻生女就完成人生大事,便不求进取马放南山了。结果身体得了六年重病,被我一直认为是封建迷信的禅修大师,是他治好了痛苦折磨我多年的身体疾病。我在感觉起死回生之后,身体上的疾病还没有完全得到康复,就急于拜师学艺,紧赶慢赶参加高级班培训学习。之后看到马国相师父练太极拳运转时,一眼就看出来跟我拆装修理过的多缸压缩机原理一样,于是用十年时间揣摩出来“内动外止”的太极拳架运转方法。然后就将自己体会到的修炼身体过程中,出现的身体变化感受强行灌输到,得到三位顶级扬琴专家教授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女儿身上,如今女儿也练出来了“内动外止”的扬琴弹奏方法。 看到张高翔团长讲学:“在松弛状态下击弦后自然回弹,如同弹簧般富有弹性,从而获得饱满而灵动的音色的基础。”女儿跟专家学扬琴弹法十六年,是天意为专家讲学配套视频教材。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2: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0
寒心令2周前
比江阴八十一难 扬州十日 嘉定三屠更壮烈的岭南三忠 岭南三忠,或称广东三忠, 是指陈邦彦、陈子壮、张家玉三位抗清民族英雄。1644年明朝灭亡之后,内忧外患的汉民族继续遭受着天灾、农民起义、满清入侵的联合摧残。岭南人民在南明政府的领导下涌现了众多可歌可泣的忠烈之士,岭南三忠便是其中的代表。 陈邦彦(1603年~1647年),字令斌,号岩野,广东顺德龙山人。南明抗清民族英雄,岭南三忠之首,陈恭尹之父。早年设馆讲学,为当时南粤硕儒名师。明亡,年屈四十的陈邦彦疾书《中兴政要策论》万言书,并参加南明广东乡试,中举人,擢升兵部职方司主事,派往赣州参与军事。1647年(永历元年)与陈子壮密约,起兵攻广州,兵败入清远,城破被捕,惨遭磔刑。陈邦彦深具民族气节外,诗文也饮誉当时,与黎遂球、邝露并称“岭南前三家”。 陈子壮(1596年11月13日1 —1647年11月6日),字集生,号秋涛,广州府南海县沙贝乡(今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石井镇沙贝村)人。明末抗清名臣、著名诗人、书法家、民族英雄。与陈邦彦、张家玉并称“岭南三忠”。 9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考中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崇祯年间,累迁礼部侍郎。南明弘光政权建立,出任礼部尚书。永历元年(1647年),累迁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联合陈邦彦、张家玉等起兵抗清,拖住清军在广东的全部兵力,使之不能西进,坚持作战十个月,最终为清军所破,兵败被俘,宁死不屈。永历帝继位后,追赠番禺侯,谥号“文忠”。 陈子壮的遗著有《秋痕》、《经济言》、《经济考略》、《练要堂前后集》、《南官集记礼部堂稿》、《陈文忠子壮集》等书。 张家玉(1616年—1647年),字元子,号芷园,广东广州府东莞县人(今广东省东莞市万江街道万江墟社区村头坊),汉族广府民系2 。明末抗清将领,民族英雄。与陈邦彦、陈子壮并称“岭南三忠”。 崇祯十六年(1643年),张家玉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侍讲、兵科给事中、右佥都御史。永历元年(1647年),死守增城,城破投塘而死,壮烈殉国。明永历二年(1648年),南明永历帝赠封他为太子少保、东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增城侯,谥号“文烈”。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3: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2周前
引述 政治的目的,在于为人民服务。从政的人,最好具有礼让的意识,把位子让给最合适的人。让合适的人来做合理的事,便是礼让的道理。自己既然是合适的人,则,发扬礼让的精神,使大家减少争端,促进和谐。就应该以身作 实际上,所有的人都应该礼让。凡事不争先恐后,多替别人想想,不要专注于表面的礼仪,却能够尊敬自然的天地、孝敬祖先父母、尊重社会的历史人文,并且遵循约定俗成的人情世故。如此,才会把礼的实质意义,充分呈现出来。 然而,礼让也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一切都应该礼让。请看后面《卫灵公篇》“当仁不让于师”,便知道倘若为了仁义,虽然面对着自己的师长,也应该据理力争,不可以礼让。 生活智慧 (一)刑法毕竟是消极的、负面的,只会教人避免走上死路,并不能教人快乐地生活。礼让的道理,才是积极的、正面的。人人把礼让的精神发扬起来,社会有秩序,大家重和谐,很可能刑法都备而不用,反而不受重视了。 (二)礼让的根本,在于恕道。一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做到“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种精神,在西方文化中很难看到。中国人最重视恕道,对世界的贡献,十分重大。 (三)我们一向自称礼仪之邦,大家十分重视礼让。想不到久而久之,反而养成争先恐后,甚至于不择手段地恶性竞争,实在令人遗憾! [建议] 培养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良好习惯。把宽恕礼让当作自己的主要行事规则。在『礼让为先』与『当仁不让』之间,找出合理点。#弘扬国学经典文化 #论语遍地开花#日常分享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4: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7: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