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第二百零二集 祸起节度 上集咱们说到,杨国忠兼任剑南节度使。那么节度使是个什么官职,它是怎么来的呢? 话说节度使这个名字就是唐朝才有的。从唐高祖李渊一直到唐高宗李治,包括后来的武则天,大唐王朝一直都在开疆扩土,出兵打仗,打的周边都闻风丧胆。终于把疆域面积扩展到最大了,可是你打下来的江山,你得守得住啊。你不能指着被你打趴下的外族永远都老老实实的,尤其是北边的游牧民族,他们就是靠打家劫舍活着的,你得随时都防着他们来打砸抢啊,所以唐朝在边疆地区就得驻兵啊。皇帝把大量的军队放在边疆驻守,保卫国土安全。可是这样一来,军队的花销可是太大了。人吃马喂让大唐王朝每年的财政支出捉襟见肘。钱不够花了,就得裁军呗。朝廷把相对太平点儿的地方的军队就取消了不少。可是外族的打砸抢可不会停,他们时不时的就来到唐朝的土地上烧杀抢掠。这时朝廷就得先征兵,再任命将领带兵打仗。任命的将领得把刚征来的兵训练好啊,还得花时间搞定粮草供应,马匹装备。等一切都弄利索了,敌人早就吃饱喝足,抢劫一通,然后跑的无影无踪了。所以现征兵这个办法也行不通啊。就还得在边境驻守军队。朝廷干脆就派个常驻将领去边境待着,熟悉敌人的情况,摸清敌人的路数,然后看情况招募军队,训练成熟,以防敌人侵略。哎,派到边境的这个将领就叫节度使。就相当于皇帝派到边疆,调节调度军队的大使。在唐睿宗李旦当皇帝的景云二年,李旦任命贺拔延嗣为河西节度使。从此,节度使开始成为正式的官职名称。 到了李隆基当皇帝的天宝年间,全国的边境线上一共有了八个节度使。这八个节度使都按照边防的需要,自己确定所需军队的数量,然后上报朝廷征兵。朝廷不清楚边疆的情况啊,就只能听从节度使的安排,照方抓药。那这节度使的权力可就大了,他说招多少兵就招多少兵,他说招谁就招谁,而且这些兵都相当于现代的雇佣兵啊。他们当兵是为了赚钱的。他们赚钱的多少,都取决于节度使的决定。很多士兵都是终身从军,甚至一辈传一辈,世代以军旅为家。节度使掌控着他们的赏罚权力、升迁权力甚至生杀权力。这就相当于士兵不是国家的兵,都是节度使自己的兵了。这样一来,节度使还只是靠这些兵跟着他们打敌人吗?节度使岂不掌握了威胁朝廷的本钱了吗?#知识分享 #涨知识 #历史 #故事 #人物故事
00:00 / 02: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9: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3: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2: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9: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6: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0
00:00 / 07: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4
00:00 / 17: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1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51
00:00 / 22: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