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13
《竹林七贤》之嵇康 那叮叮当当的锻铁声,从洛阳城郊那株茂密的柳树下传来,不紧不慢,清越而固执。这声音不属于一个寻常的铁匠,它出自一双抚弄《广陵散》的纤长手指,出自一个能写下《养生论》的清醒头脑。这双手的主人,是嵇康。他以一种近乎倨傲的优雅,在炉火与铁砧间,为自己构筑了一个独立于喧嚣皇权之外的精神堡垒。 他本非山野之人,出身儒学世家,又娶了魏室宗女,一条铺满锦绣的仕途原本就在脚下。然而,他偏偏选择了背过身去。当好友山涛好意举荐他接任自己的官职时,他感到的不是感激,而是一种纯粹精神被玷污的愤怒。于是,一篇《与山巨源绝交书》横空出世,如一道闪电,划破了当时伪善的士林天空。他在信中洋洋洒洒,陈述自己“非汤武而薄周孔”的异端思想,更列出“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将自己疏懒、孤傲、不愿受拘束的天性袒露无遗。这哪里是一封绝交信,这分明是一封写给自由的情书,是一纸与整个权势世界决裂的宣言。 他的存在本身,便是一种无声的批判。当司马昭的心腹钟会,华车盛服,带着满朝的威仪与好奇前来拜访时,嵇康的选择是——继续锻他的铁。他扬起的锤头,他额角的汗珠,他专注于炉火的眼眸,无一不是对那位当朝显贵最彻底的漠视。这沉默比任何恶语相加都更具杀伤力。钟会终于悻悻然转身欲走,嵇康才开口,淡淡地问:“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答得也机锋暗藏:“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这一刻,仇恨的种子已深深埋下。一个无视权力的人,在掌权者眼中,其罪当诛。 命运的绞索,最终因一桩朋友的家事而收紧。嵇康仗义执言,却身陷囹圄。此刻,那个被他绝交的山涛,或许正在为他奔走;数千太学生,集体请愿,请求赦免他为师。然而,这一切都已无法挽回。司马昭的屠刀必须落下,一个不肯被驯服的声音必须被切断。 刑场之上,日影偏西。他索来一张琴,目光扫过天地,扫过众生,然后凝神静气,弹奏了那曲《广陵散》。他叹道:“昔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这声叹息,千百年来被无数人解读为对一曲妙音失传的惋惜。然而,他所惋惜的,又何尝只是一支琴曲?那是一个独立的灵魂再也无法发出的声音,是一种“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生命态度,是一曲不肯与世沉浮的自由之歌。曲终,弦断,他从容赴死,年仅三十九岁。 那锻铁声早已消散在千年前的风中,那《广陵散》的旋律也成了永恒的绝响。但嵇康以他的生与死,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永恒的诘问。 #读书#历史故事 #传统文化
00:00 / 03: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0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3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