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3
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匈牙利作家,如何评价他的文学成就? 2025 年 10 月 9 日,瑞典文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匈牙利作家克劳斯瑙霍尔考伊·拉斯洛(Krasznahorkai László),授奖词为“以表彰他引人入胜且富有远见的作品,在世界末日的恐怖中,再次证明了艺术的力量”。这一授奖不仅是对其个人文学成就的认可,更标志着当代欧洲文学传统中“中欧叙事”的延续与革新。作为 2015 年首届布克国际文学奖得主,拉斯洛早已凭借《撒旦的探戈》等作品奠定国际声誉,其文学地位的积累可追溯至 1985 年震动东欧文坛的创作起点。 瑞典学院常任秘书马茨·马尔姆(Mats Malm)强调其“引人入胜且富有远见的全部创作”,这一评价与国际评论界的定位形成呼应。苏珊·桑塔格曾称其为“当代最富哲学性的小说家”“能与果戈理和梅尔维尔相提并论的匈牙利启示录大师”,德国作家塞巴尔德则认为其作品“像果戈理的《死魂灵》一样具有普世意义”。匈牙利文学评论家拉约什·雅诺西进一步指出,拉斯洛的叙事声音是“持续不断的语言行动”,其世界观“试图打破文学传统的框架和边界,希望他的文本可以造一座桥——作为雅各之梯——连接天与地之维度”,这一论述暗合授奖词中“修复文明断裂的精神桥梁”的深层意涵。 作为卡夫卡、穆齐尔以来中欧文学传统的当代继承者,拉斯洛的创作融合了“卡夫卡式荒诞与独特语言实验”。2015 年布克国际奖评委会曾以“令人眩晕的散文风格,探索了人类在混乱世界中的处境,其作品如同对现代文明的哲学追问”定义其文学特质,这一评价揭示了其创作的核心面向:通过形式创新(如“漫长的独白”式叙事)、哲学深度(对存在困境的永恒思考)与跨文明对话(从东欧剧变到东亚视野的创作扩展),构建跨越地域与历史的文学宇宙。其四十余年的创作实践,不仅记录了特定时代的社会阵痛,更以“启示录般的恐怖”为镜像,折射出人类文明的普遍困境,最终在艺术的维度上完成对存在意义的重申。
00:00 / 41: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2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9
00:00 / 03: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介视界4天前
2025诺奖得主代表作《撒旦探戈》:在绝望中起舞的人性寓言 诺奖颁奖词:“由于他令人信服和富有远见的作品,在世界末日的恐怖中,重申了艺术的力量。”《撒旦探戈》是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Krasznahorkai László)于198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以阴郁的后社会主义匈牙利乡村为背景,描绘了一个破败村庄中村民的生存困境。连绵的阴雨和泥泞中,村民通过酗酒、偷窥等行为消解绝望,直到两个骗子以虚假承诺煽动他们迁徙,最终使其陷入循环的骗局。小说穿插了弱智女孩被兄长欺骗杀猫后自杀的支线,强化了人性的荒诞与残酷。全书采用探戈舞步“进六步、退六步”的镜像结构,六章正序与六章倒叙呼应,形成环形叙事迷宫。作品批判集体农庄的腐朽与乌托邦幻灭,以“蛛网”“雨水”象征希望的吞噬与时间的凝滞。拉斯洛独具特色的长句表达与绝望基调,被誉为“翻译史上的奇迹”,深刻影响了贝拉·塔尔同名电影(7小时片长)的创作。拉斯洛曾以记者的身份沿着李白的足迹游访中国多地,问路人对李白的看法等,他还要求家人改用筷子吃饭。他喜爱诗仙李白:“我喜欢他谈醉酒,谈月亮,谈生活,谈分离,谈朋友——我喜欢他的律动,他无尽的能量,他流浪的心性——我喜欢李白,喜欢这个人。”#诺贝尔文学奖 #外国文学 #小说 #轻阅读
00:00 / 02: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8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