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呼吸、心搏突然停止的患者所采取的急救措施 1.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判断意识:轻拍患者双肩,大声呼喊,观察有无反应。若无反应,提示可能意识丧失。 检查呼吸:将耳朵凑近患者鼻孔听呼吸音,观察胸廓起伏,检查时间不超过10秒。若无呼吸或呈叹息样呼吸(一段正常呼吸中插入一次深大呼吸并伴有叹息声),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立即呼救并取得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立即向周围人求助,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取来附近的AED。 3.进行心肺复苏 心脏按压 将患者转移至平坦坚实的地面或硬板上,呈仰卧位,头、颈、腰、髋在一条轴线上。 施救者跪在患者一侧,双膝分开与肩同宽,身体正对患者乳头部位。 右手掌心对准患者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中点,左手叠压在右手掌背上,双手十指相扣,掌根重叠,手指翘起。 双上肢伸直,上半身前倾,利用身体重量垂直向下按压,按压深度5-6cm,频率100-120次/分钟,每次按压后确保胸部完全回弹,手掌不离开胸部。 尽量避免按压中断,必要时(如评估心跳、人工呼吸、电除颤)中断时间应小于10秒。多人施救时,每2分钟更换按压人员。 4.开放气道 清除患者口腔异物,用仰头举颏法开放气道:一只手小鱼际部位按压患者前额,另一只手食指和中指并拢抬起患者颏部,使下颌角和耳垂连线与水平面垂直。 5.人工呼吸 用拇指和示指捏住患者鼻翼,双唇包住患者嘴,吹气2次,每次1秒左右,见胸廓隆起,松开鼻翼让患者被动呼出气体。 按压30次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循环进行,每5个周期后评估患者呼吸心跳是否恢复,评估时间不超过10秒。 6.使用AED除颤 若现场有AED,尽快取来并按照语音提示操作。除颤后立即继续心肺复苏,直至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或专业急救人员到达。 心肺复苏成功的表现:患者出现自主呼吸、瞳孔由大变小、面色红润、可说话、四肢活动、可扪及颈动脉搏动等。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心肺复苏标准流程: 首先,双背平展开报告老师抢救环境安全 第一部,判断意识( 双肩膀轻拍重呼。同志,你怎么了?同志,快醒醒。该患者没有意识)。。。 第二判断呼吸心率是否有,解开衣领(触摸颈动脉搏动 5-10秒,。 口中摸念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同时眼睛注意看胸廓有无起伏,耳朵听患者鼻孔是否有出气。。操作后汇报,该患者没有呼吸心跳,需要心肺复苏)大声呼救“那个穿白衣服的,给我打一下120,自己手背计时,另外一个人拿心脏除颤仪”。。。 第三 将患者去枕平卧于硬板床上!!!(这是重点,一定不能落!否则扣-5分)。 第四胸外心脏按压 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部位 两乳头连线中点,如果是女同志腋窝拉过来平对胸骨中下点。按时时右手掌心放按压点,左手叠在右手背上手指交叉,右手的手指翘起,手腕跟肩关节垂直 两胳膊夹紧,垂直按压30次。 按压跟回弹1:1。按压深度5CM,按压频率100-120次。。单人复苏30:2,双人复苏15:2。。。。然后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以前 先 清理气道,把患者的头侧到一边,清除口腔异物,假牙义齿拿走。。。这下开放气道,开放气道采取压额举颌法。如果颈部骨折。采举颌法。。这下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前捏住鼻孔,口部垫纱布,深吸一口气包住患者口腔使劲吹气,每次吹气时间大于一秒钟,进气400-600毫升的气量,同时观察胸廓起伏。) 以上心肺复苏循环做五个周期后评估。。。 第五复苏评估(首先,1.放大的瞳孔开始缩小,2.可以触摸到颈动脉博动,3.可以看到胸廓有起伏,4.皮肤颜色,口唇耳垂,四肢末梢由紫绀转红润,5.心电图由直线变曲线,6.动脉收缩压60毫米汞柱以上)。。。 第六将患者置于复苏体位,同时安慰患者,等待高级生命支持。。。 注意!!!这里有几个关键点 : 1,一定注意去枕放在硬板床上!!! 2,触摸颈动脉博动判断时间5-10秒,1001代表一秒,所以可以默念到1006左右。按压的频率每分钟100-120次,按压的深度5-6㎝。按压时手腕关节 肩关节要垂直。按压的手掌心不能离开按压点。。 3,开放气道需要到鼻孔朝天,耳垂跟地面垂直。 4,如果有颈部骨折的,注意特殊开放气道方法,举颌法。。
00:00 / 1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6: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7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2: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3: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4
00:00 / 07: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27
00:00 / 03: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5
00:00 / 05: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医学科普 突发心梗时的自救方法 - 立即休息:一旦出现疑似心梗的症状,应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任何活动,原地坐下或躺下休息,以减少心脏的负担。 - 呼叫急救:尽快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如 120),向调度员准确描述自己的症状、所在位置等信息。 - 服用药物:如果身边有硝酸甘油,可舌下含服 1 片(0.5mg),若症状未缓解,可每隔 5 分钟重复含服 1 片,最多含服 3 片。有条件者可同时嚼服阿司匹林 300mg(非肠溶制剂),以发挥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 保持呼吸通畅:解开领口的纽扣、领带等,保持呼吸顺畅。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 - 记录症状: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尽可能记录自己的症状变化,如疼痛的部位、程度、持续时间等,以便为医生的诊断提供准确信息。 心梗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预防策略 - 健康生活方式 - 合理饮食:遵循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鱼类、豆类等食物,减少饱和脂肪、胆固醇和钠盐的摄入,少吃油炸食品、动物内脏、腌制食品等。 - 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也可结合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运动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 戒烟限酒:吸烟是心梗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戒烟可显著降低心梗的发生风险。同时,应限制饮酒量,男性每天饮酒的酒精量不应超过 25g,女性不应超过 15g。 - 心理平衡: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梗的发生风险。应学会通过适当的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如听音乐、旅游、与朋友交流等。 - 控制危险因素 - 控制血压:定期测量血压,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一般认为收缩压应低于 140mmHg,舒张压应低于 90mmHg)。如有高血压,应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 控制血脂:定期检查血脂,将血脂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对于血脂异常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常用的降脂药物有他汀类、贝特类等。 - 控制血糖:有糖尿病的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使血糖保持在稳定水平。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