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6: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81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
00:00 / 01: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00:00 / 02: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
00:00 / 09: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6
#ai绘画 #古诗词的魅力 #ai绘画生成 #国风古韵 #国学文化 AI绘画古诗词画面《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宋代 注释 示:训示、指示。 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 学问:指读书学习,就是学习的意思。 遗:保留,存留。 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 少壮:青少年时代。 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 始:才。 纸:书本。终:到底,毕竟。 觉:觉得。 浅:肤浅,浅薄,有限的。 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 行:实践。 躬行:亲身实践。 译文:古人学习知识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学习知识这件事还必须亲自实践。 背景:这首诗是诗人于公元1199年(庆元五年)于山阴写给二十一岁小儿子陆聿的。诗人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于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在静寂的夜里,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写下了这首哲理诗并满怀深情地送给了儿子。这是一首教子诗,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间接经验是人们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的途径。直接经验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是获取知识更加重要的途径。只有通过“躬行”,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能发挥所学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本诗通过写陆游对儿子子聿的教育,告诉读者做学问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