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1
00:00 / 02: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2: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98
00:00 / 03: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07
00:00 / 1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
00:00 / 04: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武经七书读书会,品读《孙子兵法》军形篇第四(2) 孙武说:从前那些擅长用兵打仗的人,总是预先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来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时机。做到不被敌人战胜,全靠自己的努力;能否战胜敌人,则在于敌人是否让自己有机可乘。所以,擅长用兵打仗的人,能够做到自己不被敌人战胜,而不能做到使敌人必定被自己战胜。所以说:胜利是可以预见的,但是不可单凭主观愿望而强求。 当无法战胜敌人时,应该注重防守;当可能战胜敌人时,则应该采取进攻。实行防守,是因为实力不如对方,取胜的条件不充分;采取进攻,是因为实力强大,取胜的条件绰绰有余。善于防守的军队,隐蔽自己就像藏于深不可知的地下一样,无迹可寻;善于进攻的军队,展开兵力就像从九霄突然降下,势不可挡。所以,防守时可确保无误,攻击时定可大获全胜。 预见胜利不超过一般人的见识,不能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打了胜仗而普天之下都说好的,还不是最理想的胜利。这就像能举起秋毫那样细小的东西算不上力气大,能看见太阳月亮算不上眼睛明亮,能听见雷霆的声音算不上耳朵灵敏一样。古时候所说的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是指那些总能战胜容易被打败的敌人的人。因此,这些擅长用兵打仗的人取得了胜利,没有足智多谋的名声,也没有背负勇猛善战的称誉。这是因为他们的胜利不是偶然的,绝对不会有差错的;之所以不会有差错,是由于他们所采用的作战方针建立在必胜的基础上,战胜的是那些已经陷于必败境地的敌人。 所以,擅长用兵打仗的人,总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从不放过任何可以打败敌人的机会。因此,打胜仗的军队总是先取得必胜的条件,然后才寻找机会与敌人交战;打败仗的军队总是先与敌人交战,然后在战争中企图侥幸取胜。善于用兵打仗的人,能够修明政治,确保法度,所以能够掌握决定战争胜负的主动权。 兵法中,用来衡量胜负的因素,一是“度”,二是“量”,三是“数”,四是“称”,五是“胜”。敌我双方所处地域的不同,产生土地幅员大小的“度”;敌我土地面积的大小,产生双方人口和物质资源多少的“量”;敌我人口和物质资源的不同,产生双方军队和兵员多少的“数”;敌我军队和兵员的不同,产生双方军事实力强弱的“称”;敌我军事实力的不同,最终决定了战争谁胜谁负。所以,胜利的军队对于失败的军队,就像用镒与铢相比较,占有绝对优势;而失败的军队对于胜利的军队,就像用铢与镒相比较,处于绝对的劣势。打胜仗的一方,指挥士兵作战,就像从万丈高山顶上决开积蓄起来的水流,顺山涧直泻而下,其势锐不可当。
00:00 / 06: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16: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83
00:00 / 02: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33: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