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9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5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4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4
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古诗词 一蓑烟雨外的柔情与哲思——苏轼《蝶恋花·春景》赏析 苏轼以豪放词风冠绝古今,却亦能于婉约笔墨中藏尽人生况味。《蝶恋花·春景》便是其婉约词中的典范之作,以暮春景致为笺,借寻常场景为墨,在伤春之绪与旷达之思的交织中,写尽生命流转与心灵突围。 上阕:暮春景致中的枯荣辩证 词开篇便定格暮春独特肌理:“花褪残红青杏小”,一个“褪”字精准捕捉杏花凋零的动态,残红渐消的萧瑟中,初生青杏的稚嫩却悄然生长,衰败与新生形成奇妙平衡,暗合“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的生命哲思。继而视线铺展,“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绕”字堪称神来之笔,既摹写流水环抱村落的鲜活景致,又暗喻词人贬谪途中的人生困局,于日常风光中藏尽怅惘 。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两句,更是将伤春推向哲思高度。柳絮纷飞渐稀,是春光将尽的伤感;而“天涯芳草”的旷达喟叹,化用屈原《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的典故,表面是对春逝的坦然,实则是理想落空后的自我宽慰。正如王朝云唱此句时泫然欲泣,这豁达背后,藏着词人宦海沉浮中的深层悲怆。 下阕:墙里墙外的情感错位 下阕由景入人,构建出极具张力的时空场景:“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墙里”与“墙外”的重复出现,形成鲜明对照——墙内是无忧的青春欢笑,墙外是漂泊的孤独行人,藏与露的艺术处理让想象留白,尽显错落之美 。这道无形的墙,既是物理阻隔,更是理想与现实的鸿沟。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收束全篇,将情感推向极致。佳人笑声渐远,徒留行人怅惘。此处“多情”与“无情”远超儿女情长:行人的“多情”,是词人对年华的眷恋、对理想的执着、对身世的感怀;佳人的“无情”,是青春的浑然不觉,更是世事对赤子之心的淡漠。这种情感错位,道尽中国文人“求不得”的精神母题,与李商隐“此情可待成追忆”的惘然形成跨越时空的共鸣。 全词以清新之笔写哀怨,以婉丽之辞抒伤情,在残红与芳草的对峙中,在笑声与寂静的交替里,完成了从伤春到自省、从怅惘到旷达的心灵蜕变。这便是苏轼的独特魅力——纵然“多情被恼”,仍能于天涯芳草间寻得心灵归处。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