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2: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英子2周前
体制内最忙单位,有网友说去组织部干两天主动跑路了。 费劲巴拉来组织部,结果自己申请回原单位。年轻同志不愿意去组织部工作成为常态,工作太忙且环境压抑是主要原因。 体制内最忙的部门岗位未必是委办、政府办、纪委、发改,但是最忙且最卷的一定是组织部,这已经是深入任何地方、任意一级组织部骨髓的传统。 都说两办忙,作为直接服务党委、政府决策和日常运转的综合性部门,这两个部门的特点是领导职数相对较多,层级管理趋于扁平化。即便身处领导岗位,绝大多数人和普通干部一同承担着高强度、快节奏、多线程的任务压力。 从文稿起草、会议组织、督查督办到领导活动协调保障,每一项工作都要求精准、迅捷且责任到人。分工机制明确具体,这使得两办权责关系清晰,指令传递路径短,减少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和内部损耗,应对突发紧急工作的响应能力极强,整个两办运转更像一个目标导向明确的战时指挥部。 虽然两办工作压力巨大,但判断工作完成怎么样,更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和最终的工作成效,是一种因事而忙。尽管也存在加班加点,但忙碌的背后有清晰的工作要求作为支撑。 反观组织部,其内部文化则被一种过度强调形式、程序乃至所谓的规矩所笼罩。这种规矩往往被冠以讲政治的名头,但在许多具体实践中已然异化为脱离实际工作效能的繁文缛节和层级压迫。 在干部考察、班子换届、大规模集中培训等关键阶段,组织部忙碌程度确实会陡然攀升,甚至超越两办。但这种忙碌中有多少是真正用于实质性研判和决策,又有多少是耗费在无穷无尽的材料打磨、流程空转和内部层层报批的自我证明上,是需要打上一个巨大问号的。 而在更多的常规工作时间,组织部日常工作量和紧迫性不可能和两办相比肩。然而组织部深夜灯火通明的景象却远比两办更为出名和持久,很多时候就是一种根深蒂固、基于级别身份的表演性加班盛况。 部长因各种原因没有下班,常务副部长便绝不敢先走一步。常务副部长不动,其他副部长自然也只能按兵不动。部领导层集体滞留,各处处长即便手头工作早已处理完毕,也必须若无其事的留在办公室,以免被误读为不够敬业或态度松懈。 处长们不走,再往下的普通干部无论有事没事,更无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做第一个下班的人,最终形成了一种你卷我卷、大家卷的恶性循环。这种现象本质上是一种无声的内部竞争和忠诚度测试,逼迫着每个人通过无限延长在岗时间来彰显自己的政治正确、勤勉态度以及对领导权威的绝对服从。#体制内#公务员#编制#
00:00 / 0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