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6
国色天香 《天地洛阳》第七集 国色天香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对千年帝,牡丹花城洛阳的真实写照。每年清明前后,洛阳赏牡丹,已成为这座古城的一种风俗,虽然牡丹的花期只二十天,牡丹像积蓄了一年的力量,只为这二十天的怒放; 牡丹花开是洛阳绘画写生者最忙碌的时候,以洛阳牡丹为题材的丹青好手,在中国被称洛阳牡丹画派。 1983年,洛阳举办第一届牡丹花会。开幕当天,游客被挤掉的鞋子捡了三大框,虽然当时的牡丹只有不到100个品种,10000株,门票仍卖出20多万张, 到2008年第26届,洛阳牡丹品种已经达到1200多个,一座城市对一种植物情真意切,只有中国洛阳。 牡丹花开日赏牡丹夜观灯,成了洛阳特有的民俗,其实一千多年前,生活在洛阳的人们就有了这样习惯, 公元222年,30岁的曹植曾在洛水边幻想遇到一位仙子,那便是洛神,这位建安文豪深为洛神美丽倾倒,写出了著名的《洛神赋》 西苑,1400年前曾经是一座巨大的皇家园林,隋炀帝杨广辟地二百里为西苑,开通了以洛阳为中心京航大运河,下诏从河北易州运进洛阳的20箱牡丹品种,在西苑栽种牡丹,很快成为当时上层社会的时尚,也在民间流传开来。盛唐时我们的女皇武则天迁都洛阳,她把长安,甘肃、山西的优良牡丹品种也栽培到洛阳城,每年花开,文武百官便会在女皇的带领下游园赏花,牡丹花繁盛也由此开始。诗人刘禹锡的《赏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就是洛阳牡丹花开的盛况 一群商人也希望吉祥的牡丹,保佑他们的生意蒸蒸日上,于是他们将牡丹画在了房梁之上。“洛绣”的刺绣,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而在“洛绣”的各种纹饰中,牡丹图案就占到一半以上。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诗人不会想到1000多年后,先天的养分让这娇贵的花儿还能再四季里盛开。 洛阳水席的头牌——牡丹燕菜起源于盛唐时洛阳,不仅因为各色大菜像行云流水般地撤下与端上,还因为水席的每道菜中的汤汤水水,行云流水,便是水席的由来。除了牡丹燕菜,牡丹瓷也是四季盛开牡丹花 数千年来,洛阳城不断在湮灭和重建中轮回,牡丹的盛衰荣枯,就是这座城市沧桑与活力的见证,今天,牡丹再次牵引了洛阳与世界交流的目光,更为这座城市带来从应有的自信和荣耀……#洛阳牡丹甲天下 #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国色天香牡丹花 #王城公园 #中国国花园
00:00 / 15: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