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00
00:00 / 0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美晗2月前
许多人以为信仰佛教,就是供奉佛像、参拜寺庙、听法师讲法。但佛从不在金身之上,不住庙宇之中。 《大般涅槃经》中说:“佛者觉也。” 佛是一种觉悟的状态,而不是一个供奉的对象。 当你能够在纷扰之中守住平静,在被误解时不生怨恨,在名利面前保持正直——你就在佛法之中。 哪怕你未曾走进寺院,只要心中有慈悲、有智慧、有清明,这颗心就是净土,这一念就是佛性。庄子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我们不因一滴浊水否定整个大海。一个人能堕落,正说明“持戒”从不是形式,而是需要时时自省、日日清修的功课。佛法从不是“完美者”的专利,而是“愿醒者”的阶梯。修行,从不是看谁跌倒,而是看谁愿意站起。如果你愿意耐心看到这里,请给自己一点掌声。因为你并没有因为他人的贪染而放弃心中的光。社会动荡、信仰崩塌、欲望横流,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修行土壤。但请记住:真正的佛,不在云端神像,而在你一次次选择善良时的坚定里。《法华经》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这不是鼓励我们形式化地念佛,而是说哪怕在最混乱的状态,只要我们肯回心向内,那一念回归就是佛的种子。佛教是文化、佛法是方法、佛学是智慧。 佛教可以腐败,佛门可以有污点,但佛法不可毁灭。 正如孔子所言:“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一个人是否真正觉醒,不是看他去过几次庙、听过多少讲经,而是看他是否敢面对自己、改正自己、疗愈自己。 若你仍然渴望在世俗中活出一份清净、有方向的生活,那就别再等待“谁代表佛”,你就是那盏灯。共勉!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6
00:00 / 04: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4
00:00 / 04: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
沿317国道从德格县到甘孜县,路右侧有一座墙体刷成三色的萨迦派寺庙。 大殿内中间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大日如来。 佛祖两边供“萨迦五祖”。“萨迦五祖”指的是萨迦派早期五位祖师。他们不仅是萨迦派教法的核心传承者,也是萨迦昆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多为父子或叔侄关系。萨迦派因其主寺萨迦寺(意为“灰白土”)的围墙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菩萨的红、白、蓝三色条纹,又被称为“花教”。 这五位祖师按传承顺序如下: 1,贡噶宁波:萨迦初祖,萨迦派的实际奠基人。他系统整理了从卓弥·释迦益西等上师处学来的“道果法”等密法,确立了独特的教法体系,并开始兴建萨迦寺。他学识渊博,弟子众多,为萨迦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索南孜摩: 萨迦二祖,贡噶宁波的次子。他继承父位,担任萨迦寺座主。他致力于讲经说法和闻思修行,精研显密教法,尤其是般若和中观。他担任座主时间不长(后让位给弟弟),但在教理建设和培养弟子方面颇有建树。 3. 扎巴坚赞:萨迦三祖,贡噶宁波的第三子,索南孜摩的弟弟。他是一位严守戒律、修行精进的大成就者。在他担任座主期间,萨迦派在卫藏地区的宗教影响力和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升。他以其严格的持戒和神通闻名,并修建了萨迦寺著名的“乌孜宁玛”大殿。 4. 萨班·贡噶坚赞:萨迦四祖,扎巴坚赞的侄子(其兄贝钦沃布之子)。他是萨迦五祖中最著名、影响力最大的人物之一。 他是佛学大师,学识极其渊博,精通五明,被誉为“班智达”(大学者)。 萨迦班智达 应蒙古窝阔台汗之子阔端的邀请,于1247年在凉州(今甘肃武威)与阔端举行历史性的会晤(“凉州会盟”)。他审时度势,说服西藏各地首领归顺蒙古,为西藏正式纳入元朝中央政府行政管辖、避免战祸、促进藏蒙汉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次会晤确立了萨迦派在西藏的领导地位。 5. 八思巴·洛追坚赞:萨迦五祖,萨班·贡噶坚赞的侄子(其弟桑擦·索南坚赞之子)。八岁的八思巴就跟随叔父萨班前往凉州。萨班去世后,他成为萨迦派领袖。深受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和尊崇,被封为“帝师”,成为元朝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西藏地方行政事务的最高首领。 八思巴奉忽必烈之命,依据藏文字母创制了“八思巴文”(蒙古新字),用于拼写蒙古语、汉语等多种语言,虽然后来未能长久通行,但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字学意义。 八思巴作为元朝中央政府的代表,在西藏建立了萨迦派领导的地方行政体系。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
00:00 / 02: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8
00:00 / 01: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