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4: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0
00:00 / 01: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历史汉代军制 一、中央军体系 1. 南北军制度 - 南军:皇宫卫队(约2万人),兵员来自各郡国精选,服役期2年 - 北军:都城卫戍部队(约5万人),兵员来自关中地区,服役期1年 - 特点:定期轮换,将领无长期统兵权,确保中央集权 2. 特殊部队 - 期门军/羽林军:汉武帝设立的皇帝近卫骑兵,选拔陇西、天水等地善骑射者 - 胡骑/越骑:专业化部队,招募熟悉匈奴、南越作战的士兵 二、地方军体系 1. 郡国兵 - 西汉前期:各郡国设都尉,统辖地方兵(车骑/材官/楼船) - 兵种划分:平原用车骑,山地用材官(步兵),水泽用楼船(水师) - 训练制度:每年秋季「都试」大阅兵,为期1个月 2. 东汉演变 - 刘秀废除郡国兵,改为中央募兵制 - 地方治安依赖「属国兵」(归附少数民族军队)和豪强私兵 三、兵役制度 1. 义务兵役 - 年龄:23岁起至56岁止 - 内容: ▫️ 正卒:本地服役1年(接受军事训练) ▫️ 戍卒:边疆服役1年(自备粮草,可出钱代役) ▫️ 更卒:每年1个月徭役(修筑工程等,可出200钱代役) 2. 募兵制补充 - 汉武帝时期出现「良家子从军」,富家子弟志愿参军 - 东汉后期募兵制成为主流,地方长官自行募兵导致军阀割据 四、军队编制(部曲制) plaintext 大将军(战时临时任命) ├─ 部(校尉/司马) │ ├─ 曲(军侯/千人) │ │ ├─ 屯(屯长) │ │ │ ├─ 队(队率) │ │ │ │ ├─ 什(什长) │ │ │ │ └─ 伍(伍长) │ │ └─ 官(都尉) │ └─ 别部(别部司马) └─ 营(将军直属)   五、特色制度 1. 军屯制 - 边疆驻兵屯田,「有警则战,无事则耕」 - 解决粮草运输难题,巩固边防 2. 军功爵制 - 二十等爵制与军功挂钩,士兵斩敌首可升爵 - 爵至五大夫可免劳役,七大夫以上享食邑 3. 武器标准化 - 中央设「考工室」统一制造兵器,刻有工匠名追责 六、历史影响 - 西汉凭借「全民皆兵+精良装备」奠定强汉根基 - 东汉「罢郡国兵」导致地方军事空虚,豪强武装崛起 - 南北军制衡机制被破坏,引发董卓等军阀割据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