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0
童志明6月前
追梦人:他的作品两上《人民日报》大地副刊…… 在湖北南部,鄂湘赣三地交界处的幕阜山脉中曾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湖北蒲圻纺织总厂,有着军工背景的蒲纺在共和国三线建设史上、解放军军史上,中国纺织发展史上均留下浓厚的笔墨和印痕。 早期的蒲纺员工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单位、大中专毕业生、现役和退役的解放军官兵,后来蒲纺员工也要通过较为严格的考试招进来的,所以蒲纺员工整体素质较高,真可谓是藏龙与虎,人才济济。 在蒲纺一万七千多员工中,有这样一位文学爱好者,他酷爱文学,痴迷文学,在名师指点下,经过自身努力,硕果累累。文痴者,李国平也,笔名汰一,网名曙光初照。 国平兄大我四岁,我们曾在蒲纺纺织厂共事多年。八十年代我们住在蒲纺101单身宿舍四楼,相邻数年。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各有所长和各有所短,单位安排的工作岗位并不适合国平兄,实事求是来说国平兄的本职工作做得并不太好,在真抓实干的单位里,即使你有文学特长,再加上国平兄不善言辞,情商也不高,所以在单位有时候并不受待见,但因为我们都有共同的爱好,我们反而有共同的语言。 后来单位看国平兄确实难以胜任本职工作,就照顾安排他做比较简单的工作,这样国平兄就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从事他喜欢的文学创作工作,期间国平兄曾拜叶文福、饶庆年等大家为师,创作水平大涨,佳作频出,先后在《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法制日报》、《人民检察报》、《湖北日报》、《山西日报》、《甘肃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楚天都市报》等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散文诗歌两百多篇。 1990年在饶庆年老师推荐下国平兄加入咸宁市作协,那年国平兄28岁。 2004年,蒲纺企业办社会的弊端,以及多年累积起来了各种矛盾困难积重难返,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蒲纺轰然倒下,全员下岗。 蒲纺破产改制后,我们都是自谋生路,国平兄应聘来到湖南岳阳市的《洞庭心声报》工作,终于把爱好变成了职业。在报社工作的十几年间,国平兄如鱼得水,广交文友,先后成为湖南省诗歌学会会员和岳阳市作协理事,这段时间也是国平兄创作的高峰期,妙笔生花,文思泉涌,作品散见于各大报刊媒体#在文学的旷野里 #蒲纺(接下文)
00:00 / 02: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
00:00 / 03: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