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1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1
00:00 / 02: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思维决定未来:从“+AI”的效率工具到“AI+”的业态革命 #2025中国传播创新趋势论坛 #黎斌 我们在走AI+之路时,发现有AI+和+AI两种思维,我们已经看到或者正在形成两种命运。首先从内容生产角度来看,+AI是为了节约成本,只用AI工具生成批量内容。而AI+强调人机协同,将AI作为超级助手融入采编的全环节。在分发环节中+AI和AI+的思维是两种不同的做法。+AI的思维是简单地进行算法推荐、算法引擎,唯一的目标是最大化用户点击率和停留时间。AI+思维的做法不同,它更多偏重于价值导向的智能推荐。例如构建算法编辑和人工编辑的双轮驱动混合推荐模式,因此AI+能更精准的和人类价值观判断相结合。既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又履行了媒体社会责任,实现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第三个维度就是商业模式,这个也是有两种思维、两种做法。+AI的只是说新瓶装旧酒,仅仅的是把传统广告的展示方式,用AI的方式更加精准的投放,本质还是流量变现,AI+的思维方式跳出了广告的思维定势,将媒体的核心资产,例如内容与数据通过AI转化为高价值的可持续新产品与新服务,实现真正的业态创新。 AI+与+AI两者之间有重要区别,它不仅仅是+号位置的差异。+AI指将现有业务与过程加入AI工具,主要目的是提升效率,优化体验。AI+的情况不同,它将AI作为核心驱动力和赋能技术,深度融合到产业链的全过程,用AI思维重构业务模式和产品业态,甚至行业生态。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8
中国进入Al时代会迎来福利社会吗 晨风茶室  2025年10月03日 16:46 北京 中国进入AI时代后,存在迎来福利社会的可能性,这得益于AI能提升生产效率、优化公共服务等,但也面临着财富分配不均、技术伦理等挑战[__LINK_ICON]。具体分析如下: 有利因素 - 经济基础方面:AI能全面渗透各产业,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如智能工厂可实现近乎零成本的个性化定制生产,智慧农业能确保粮食安全与高效供给。同时,AI还会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创造大量财富,为福利社会奠定物质基础。此外,AI驱动的“无人化经济”可通过对AI和自动化系统创造的价值进行更高效征税,来筹集社会福利资金。 - 公共服务方面[__LINK_ICON]:AI与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行业深度融合,有助于促进这些民生服务的个性化、普惠化与智能化。例如AI辅助诊断、个性化治疗方案等可让全民享受到顶级医疗资源;AI个性化导师能实现因材施教,打破教育资源壁垒。 - 社会治理方面:AI可构建国家级“数字孪生”系统,为政策出台前进行模拟推演,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同时,AI政务助手能实现政务服务“零跑动、全自动、个性化”,还可用于优化法律条文,减少寻租空间,提升政府运行的透明度和效率,从而更好地为福利社会的建设提供治理保障。 挑战因素[__LINK_ICON] - 财富分配问题:AI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可能会导致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如果没有合理的制度设计,如数据产权制度、AI税等,就难以保证财富惠及全体人民,从而影响福利社会的建设。 - 伦理与规制问题:人工智能存在算法偏见、数据滥用、监控过度等伦理风险,可能会加剧社会不公,侵犯个人隐私和权利。如果不能建立完善的法规体系来防范这些风险,AI的发展可能会偏离“智能向善”的理念,阻碍福利社会的实现。 - 技术自主与安全问题:在AI底层技术如芯片、框架、算法等方面,我国仍存在一定的技术短板。如果不能实现技术自主可控,就可能面临被国外“卡脖子”的风险,影响AI产业的发展和福利社会的建设进程。
00:00 / 02: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