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
00:00 / 04: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妙有2周前
🍀(一)识神的概念范畴🍀识神,是指人出生后在接触外界环境、学习语言、积累经验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意识、思维活动、分别心、情感欲望”等。它是通过“眼、耳、鼻、舌、身”感官接收信息,经过心(意识思维中枢)分析、归纳、判断加工处理而产生的。识神的主要特征有五个方面:一是主思虑,负责思考、分析、判断、记忆、计划等日常意识活动。二是主情欲,产生喜、怒、哀、乐、爱、恶、欲等情感和欲望。三是主分别,区分你我、是非、好坏、美丑等二元对立。四是外求法,识神其注意力总是向外追逐感官所接触的对象如声、色、名、利、物等。五是耗气伤神,过度、杂乱、妄动的思虑情欲使识神劳损、消耗精气、伤及元神。识神来源于道家的概念,例如《太乙金华宗旨》指出:“凡人投胎时,元神居方寸(两眉间天心),而识神则居心下。下面血肉心,形如大桃……闻惊而跳,闻怒而闷,见死亡则悲,见美色则眩。”元神居两眉间天心(大脑);识神居于血肉之心(心脏),是受后天环境影响形成的知觉之神。黄元吉《道德经注释》曰:“无思无虑而出者,元神也;来自无极,超脱三界。有作见解、自色身而出者,识神也;主七情六欲,耗散精气”。元神为先天真性,识神为后天杂染,二者性质截然不同。儒家最核心的概念是“心”,心是思维、情感、意志、道德判断的主体。与“识神”功能重叠的主要是“心”的思虑、情感、知觉部分。例如《孟子》:“心之官则思”,明确心是思维器官。“心统性情”(张载,朱熹),心包含并统摄“性”(仁义礼智等先天道德禀赋)和情(喜怒哀乐等后天情感)。“神”是中医学的重要概念,有广义之神和狭义之神的区分。广义之神,是指人体生命力包括生理机能,这方面与“元神”重叠;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这个层面与道家的“识神”接近。#中医#传播中医药文化#积善堂汇通学派#中医张孝军
00:00 / 04: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2: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8
00:00 / 02: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9
00:00 / 02: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0: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00:00 / 03: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