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记忆可能来自未来,你的大脑可能是接收宇宙信息的解码器” 而意识独立于大脑。 {这里讨论的记忆是极小概率(千亿万亿分之一)来自高纬的BUG} 主流神经科学广泛认为记忆是大脑对过去经历、学习、感官输入和内部状态进行编码、存储并在未来某个时刻提取(回忆)的过程。它是基于已发生事件留下的神经痕迹(神经元连接的强度、模式变化等) 记忆作为一种大脑状态,其内容(如回忆一次生日聚会)在逻辑上需要那次聚会已经发生才能被编码。未来的事件尚未发生,无法留下物理痕迹供大脑编码。 美国权威的脑科神经外科医生埃本·亚历山大在一次濒死体验中得出结论是意识独立于大脑:大脑并非意识的“发生器”,更像是意识的“接收器”或“过滤器”。当大脑功能严重受损甚至关闭时,意识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可能摆脱了物理束缚,进入一个更广阔、更真实的领域。 而全息宇宙论也认为大脑可能是接收宇宙信息的“解码器” (类似电视接收信号) 著名物理学家及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院士在一档采访中说道:如果你所谓的上帝是一个人形状的,那我想没有。如果说有没有一个造物主,那我想是有的。 “未来记忆”作为高维系统的“BUG”: 在“模拟宇宙”或“高维游戏”的设定下,有“亿万分之一的未来记忆”现象,完全可以被解释为该系统中极其罕见的数据泄露或缓存错误--来自“未来时间线”的数据碎片意外进入了“当前时间线”的个体记忆存储区。这类似于大型游戏中偶尔出现的贴图错误、穿模或预加载数据意外显示。与“精心设计规则”的兼容性: 即使是最精密的系统也无法做到绝对完美。规则是常态,BUG是例外。 人脑或许是意识的“乐器”没有乐器则无音乐,但音乐的本质(旋律/情感)既不在琴弦中,也不在空气振动里,而在整体系统的动态交互模式之中。我们尚未读懂乐谱,但已听见了交响。 影片中部分素材来自AI生成,部分来自电影《超体》《云图》《奇异博士1》《永恒族》《头号玩家》 只作为讲解用途。
00:00 / 0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2: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90
00:00 / 03: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