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起医疗器械网售违法遭通报!国家药监局:加强网络销售监测 国家药监局通报4起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违法案件,涉及多个网络平台,具体案件要点包括: 江阴市某公司销售医疗器械时未按要求展示注册证且拒不整改, 义乌某有限公司销售标签与备案用途不符的第一类退热凝胶, 上海某公司销售未依法注册的第二类硅凝胶产品, 以及合肥市某公司未经许可销售第三类软性亲水接触镜。 此类违规行为可能会直接威胁消费者的用械安全。比如, 退热凝胶的标签夸大适用范围可能误导消费者将其用于眼部, 而未经注册的硅凝胶和未获许可的隐形眼镜可能存在质量缺陷,增加感染或并发症风险。 此外,注册证信息缺失或虚假宣传会削弱消费者对网络购械的信任,导致选择困难。 药监部门的及时查处虽能遏制风险扩散,但也暴露出消费者需提高对产品资质核实的意识。 四起案件可能意味着未来 ①网络监管将继续深化技术手段深化应用,第三方平台需承担更严格的资质审核责任。 ②同时,加强跨部门协同,药监与市场监管、网信办等部门形成联合执法机制。 ③此外,“线上线下联动”或将成为常态,违规行为从线上监测到线下查处的闭环效率提升。 ④处罚力度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对屡教不改者实施行业禁入等重罚。 经营主体需 ①严格落实资质公示义务,确保注册证、备案凭证等信息实时更新且显著展示, ②确保产品宣传需与备案内容严格一致,避免夸大或误导性表述。 ③也应完善进货查验与销售记录制度,杜绝未注册产品流入市场。 ④第三方平台则应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对入驻商户进行定期复核,并与监管部门数据互通,实现违规行为早发现、早处置。 #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销售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 #医疗器械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2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