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4: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70
00:00 / 04: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3
00:00 / 01:13: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
00:00 / 15: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87
00:00 / 2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7: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1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4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6: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27: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孟子 》第112节 #离娄章句 (下)(13) 译文: 公都子说:“匡章,全国人都称他不孝。您却与他交往,还对他以礼相待,请问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世俗所说的不孝有五种情况: 1. 四肢懒惰,不照顾父母的赡养,这是第一种不孝;2. 沉迷赌博下棋、嗜好饮酒,不照顾父母的赡养,这是第二种不孝;3. 贪图钱财,偏爱妻子儿女,不照顾父母的赡养,这是第三种不孝;4. 放纵声色欲望,使父母因自己的行为蒙羞,这是第四种不孝;5. 好勇斗狠、惹是生非,使父母陷入危险,这是第五种不孝。 匡章有其中任何一种吗?他不过是父子之间因互相苛责善德而关系破裂。‘责善’(以善相责备)本是朋友相处的原则,若用于父子之间,就会严重伤害亲情。匡章难道不想拥有夫妻、母子的天伦之乐吗?只因得罪了父亲而不能亲近,于是他赶走妻子、疏远子女,终身不接受他们的奉养。他内心认为不这样做,就是更大的罪过,这就是匡章的处境啊。” 解析: - 孟子的孝行标准:强调“赡养”“敬亲”“不陷父母于不义”,而非世俗对匡章的片面指责。 - 匡章的“不孝”争议:他因与父亲因“责善”失和,主动隔绝家庭关系,看似“不孝”,实则是为维护父子伦理的极端选择,并非真正触犯五种不孝行为。 - “责善”的边界:孟子认为父子间应以亲情为重,苛责善德会伤害天性,体现了儒家对家庭伦理中“情”与“理”的平衡思考。
00:00 / 0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4: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