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4: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3: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92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46
00:00 / 03: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9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2: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5: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06
孟子所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是儒家思想中关于道德修养的核心命题之一。这句话的意蕴可从以下层面展开解析: 一、字面释义 **浩然之气**:指一种宏大刚正、充盈天地的精神气质。“浩”为广博无垠,“然”表状态,合指气魄的盛大与不可侵夺。 **善养**:并非简单的“擅长”,而是强调以符合道义的方法持续培育,使其自然生长。 二、哲学内涵 1. **气的本质** 孟子之“气”不同于道家的自然之气或医家的生理之气,而是**道德精神化育而成的内在力量**。它生于人性本善的根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通过道德实践(集义)不断扩充,最终形成贯通天人的精神境界。 2. **浩然之气的特征** **至大至刚**:超越个体局限,与天地正气相通,故能“塞于天地之间”(《公孙丑上》)。 **直养无害**:需以正直之心涵养,不可掺杂私欲或外力强制(如揠苗助长之喻)。 **配义与道**:须与儒家伦理(义)和宇宙法则(道)相契合,否则“馁矣”(失去力量)。 3. **修养方法** **集义而生**:通过日常践行仁义(如推己及人、克己复礼),积累道德行为,使气自然充盈。 **勿正勿忘**:既不刻意强求(“勿助长”),亦不懈怠遗忘(“勿忘”),保持中道。 **心志主导**:以“志”为统帅(“夫志,气之帅也”),通过坚定心志引导气的方向。 三、实践意义 1. **对抗外在困境** 浩然之气使人面对逆境时“不动心”(如孟子驳斥纵横家、拒君王非礼之召),体现儒家“大丈夫”人格(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 2. **贯通天人境界** 养气不仅是个人修养,更是通过道德实践参赞天地化育,达到“万物皆备于我”的超越性体验。 3. **对后世的影响** 从文天祥《正气歌》以浩然气抵御牢狱之灾,到王阳明“致良知”中“一气流通”的宇宙观,皆可见孟子气论的深远影响。 四、现代启示 **道德自信的根基**:在价值多元的今天,孟子提醒我们:真正的精神力量源于对善的坚守,而非外在权威。 **知行合一的修养**:养气需“必有事焉”,将道德认知转化为具体行动,避免空谈。 **抵御功利异化**:浩然之气是对抗物质主义、保持人格完整的文化资源。 孟子此语,实为儒家为人类精神立法的宣言——
00:00 / 03: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一念1年前
养浩然之气 孟子认为自己与别人有两点不同:“我知言,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其为气也, 至大至刚, 以直养而无害, 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 配义与道; 无是, 馁也。是集义所生者, 非义袭而取之也。” 意为: 那一种气, 最盛大也最刚强, 以正直去培养而不加妨碍,就会充满在天地之间。那一种气,要和义行与正道配合; 没有这些,它就会萎缩。它是不断集结义行而产生的, 不是偶然的义行就能装扮成的。 “直”就是真诚。人所能做的就是“真诚”, 即按照自己所知的善恶, 坚定地站在正确的一边。 “仁”与“道”的区别在于:“仁”是个人的正路, 每个人的人生正路各不相同;“道”是人类共同的正路, 对大家都一样。 我们从小先要懂得做人之“道”, 长大后, 则要根据个人的情况寻找个人的正路, 设法求“仁”。孟子所谓“义”, 就是每个人在行仁时根据自身情况所做的考量。“善”是我与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 而我与别人的关系时常在变化之中, 此关系是否适当则需要智慧的判断。 (一)直: 要真诚 人不能一味计较利害,要根据自己的身份、角色、位置等考虑自己的责任, 完全出于真诚, 做自己该做的事。 (二)义: 要适宜 与他人来往, 要考虑对方对自己有何期许, 我做的事对方能否接受, 我说的话对方是否明白, 所以“义”是一种权衡。 (三)道: 要合礼 道是人类共同的光明大道,《中庸》一书直接说“道”就是“礼”。“礼”是人类相处时共同的规范,包含礼仪、礼节、礼貌, 长幼尊卑各有一定的规格, 我们要遵守社会共同的礼仪规范。 可见, 孟子修养的秘诀在于真诚, 与别人的关系设法适当, 并走上人类共同的光明大道。 孟子认为要打定主意培养浩然正气, 但不可操之过急。要日积月累, 长期坚持。久而久之,生命将进入“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上》)的境界, 即无论身处何方, 与何人来往, 通过修养展现出的浩然之气,会使自己到处受人尊敬和欢迎, 到处行得通。浩然之气充满天地之间, 与天地相通,将人性最可贵的向善的潜能完全发挥出来。这种境界通过循序渐进的修炼而达成, 丝毫不会让人觉得勉强。 君子所过者化。 #智慧 #哲学 #人生 #国学 #儒
00:00 / 08: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3: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